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走入意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

走入意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

作 者:徐延英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西靖教育工作站春蕾完全小学 733103)

 摘   要:意境,是文学作品或者其他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境、一种情调,或是一种境界。古诗文有意境,现代文也有意境,引导小学生走入文本意境,是一种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自己感悟了文本,读懂了文本,才能够真正学会赏析文本,学会阅读和理解文本,从而在阅读中汲取养分。本文笔者就以带领学生走入意境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路径,谈一谈如何引领小学生走入文本的意境。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意境;文本
前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让学生领悟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之美,需要我们教师将主观教学和客观环境相配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动静结合、虚实互补的学习氛围。正如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一样“诗中有画”,这其实就是因为读者能够读到诗人诗歌的“精髓”,能够从读诗走进作者诗歌意境,从而快速解读作者诗词表达的情感。现代文阅读亦是如此,优美的词句也可以带领我们走进文本意境,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深刻的解读文本、理解文本,从而再塑造文本,这就是阅读最重要的价值。也正是因此,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应该是走入文本的意境中去。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学者,我们自然需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意境,从而开辟阅读的新天地。接下来笔者就重点对此进行探讨。 
1、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引导学生走入意境 
  现代教学技术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文章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可以使文字的表现能力更强大,使学生更容易走入到小学阅读文章的意境之中。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那些描述自然风景和景观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阅读教学,使学生对文章有更形象的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提高阅读教学的真实性。 
  比如在讲解《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从阅读文章的线索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中与作者一同欣赏桂林的山和水的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先看看漓江的怎么美?桂林的山如何奇秀?在真实的意境中,阅读文字,让学生在意境中对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在意境中寻找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发现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需要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 
2、朗读体验,让学生灵性地体味课文意境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就会在朗读的时候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并在朗读的时候表达出来,就会设身处地地在该激昂时激昂,该委婉时委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先对文章下一番工夫,做到对文本先悟其情,心领其旨,后发其声,这样才能通过范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学生才会在模仿中明其义,因细读而入其境,在诵读中发现画面美。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体味课文意境,首先要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声动情”“以情动人”,通过诵读,使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其次要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对比朗读是品味语言和体会语言的精确性,以及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的对比中捕捉语言的变化,深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要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占一定比例,而且情节生动,故事形象,栩栩如生,为小学生所喜爱。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与之共喜忧、同哀乐。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引导他们想象和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感情,极富情趣与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同时培养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真切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利用联想想象手段,引导学生自由的畅想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学生自主进行意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凭借,学生只有具备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阅读意境中。现代教学技术是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的重要方法,但利用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构图,也可以使学生融入意境中。教师可以从阅读文章的内容出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想象文章所描述的画面,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比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字陈述,将学生融入真实的意境中。不是只有描述自然风光的文章才会有意境,每一个文学作品的气场不同,所对应的意境也就不同。教师可以选择小女孩点燃火彩那几段为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自己的朗读进行联想。可以想象当时小女孩的心情,想象小女孩的表情,也可以联想与分析小女孩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现实的残酷,使意境更充实。在这样的联想下,学生对于阅读文章会有自己的理解,容易走入文章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可以将联想与想象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时,当自己置身于文章中时,对文章内容进行思索。因此,教师要将联想创设意境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路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走入文本意境,是帮助小学生快速理解文本的有效方法,当学生深入文本之后,才能够更细腻的体会作者创作所表达的情感,也才能够身临其境的体会文本主人公的情感。当然,上文笔者仅仅总结了几种自己对引领学生走入意境的方法的见解,更多的方法和思路还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学者不断反思和总结,仅以此文与尔共勉之。 
 
参考文献
[1]互动式阅读教学的构建[J]. 王凤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2(Z1).
[2]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J]. 邓方.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01).
[3]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钱中文教授访谈录[J]. 钱中文,孙妮娜.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