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如何优化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课堂结构刍议
作 者:赵 萍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巍山校区 322109)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劳技课的科学教学能够实现劳动开启智慧、劳动丰富品格、劳动增强体质,从而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口号。本文将会通过“巧设导语,激发兴趣”“专业讲解,提炼精干”“规范操作,有据模仿”“自主实践,悉心引导”“成果展示,课堂评议”这五个角度来系统的、全面的阐述如何优化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课堂结构。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优化;讲解;示范;实践
小学劳技课是现今素质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学科,通过劳技课中学生和老师充分交流,同时在小学阶段启发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以此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同时手脑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能较大程度上得到锻炼和发展。
一、巧设导言,激发实践兴趣
上课时老师的导言就相当于是一本书的前言或者引语,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浓烈求知欲望,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感素质。儿童主动探求知识的基础是兴趣[1]。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他们都愿意学甚至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这也是精心设计导入部分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这个意思。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始上课时,教师所设计的精彩导言,比如说谈话导入、讲故事导入、讨论导入、操作导入、示范导入等等,都会比传统的照本宣科来的更引人入胜,但要具体要采用哪种导入形式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来议。
(一)考虑年龄特点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基本在7-13岁左右,学生的兴趣方向还没有完全的成型,还有很大的可变性,建立兴趣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动手、思维、阅读、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以才会有兴趣选择的差异。要针对教学目标和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最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适应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研究表明,与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实践和学习内容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主动地探索和学习,这样主动的学习方式更能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缺乏生活经验,对很多事物都是初次接触。《纽扣的缝制》一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了解缝纽扣需要准备的工具与材料,掌握简单的几种缝制纽扣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以后也要学会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在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完美。
二、科学讲解,明确实践流程
讲解是所有教学实践中必至关重要一个环节。针对于小学生好奇心较强但所接触的知识面较小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或者知识点来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不磨灭掉知识的科学和有理性,又要注意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度的掌握。劳技课上教师主要的讲解内容是做什么和怎么做;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即为做什么,操作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何将实验做好即为怎么做。
(一)在传授技能的同时传授知识
劳动与技术课的目标是从小培养学生爱劳动、乐于探索的精神,但是对劳动知识的传授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如此,教师对劳动知识的传授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很多老师觉得劳技课本上的实践内容过于简单,就是生活中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事,所以对基础知识不够重视,这样往往会因为主观臆断而犯一些常识性错误,知识科学性缺乏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例如把芹菜的“叶柄”说成“茎”。仅此一例,这种常识性错误的出现就表明了尽管知识很浅显但是不重视还是会犯错误,所以应该认真对待,不得马虎。
(二)加入品德教育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疑问,教师在解答疑问的同时需解渗透与劳技课程有关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也是在实践中理论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劳动实践通常对于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优良品德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程中要注意传授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意义使教育具有人情味。
三、准确示范,引领实践过程
在教师做示范的时候需要注意通过将复杂的文字变成通俗易懂的具体操作,这不仅能使学生看的更明白,对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而且还能让孩子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如果过程过于复杂学生会有畏难情绪,故而时间短、易操作的实践课程最容易吸引学生并为其所接受,在示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通顺,即操作和语言相结合,使学生有个初步印象,再次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耐心指导,准确实践操作
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疑问和错误,这时教室就要发挥作用,需要耐心的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内容,不能因为出现的问题太多而马马虎虎,知识需要有准确性,传道、受业、解惑是古人对教师的要求,现在也不例外[2]。
五、灵动评义,展现实践成果
在课程的末尾需要进行评议,这是对学生成果的平定,这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在占时别人成果的同时还能取长补短,让学生有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这对于还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自己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地位才会有想提升的进取心,这也是评议和展示的另一个目的所在。
结束语
劳技课的教学是口、耳、眼、鼻、手等多种感官一齐参与的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知识、能力、情感、思想、审美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准备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达到劳技、教育、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良盛.也谈如何优化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课堂结构[J].中国农村教育,2017(Z1):109-111.
[2]吴家龙,李建华,朱春生.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贵州省兴义市湖南路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实验的途径与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8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