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科学课中科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 者:王 盈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巍山校区 322109)
大
中
小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不仅是一种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是一种积累知识和把信息多元化储存于自己的脑袋中的一种方式。阅读能让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加深理解,并且对书本的信息逐渐消化久而久之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人的一生都需要阅读不同的书籍、报纸等去吸取知识和储存信息。在小学的教育中,儿童处在一个积累知识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对哪一个学科的学习,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也是教学中需要重点指导的内容。 关键词:科学阅读;实践教学;课堂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科学课程中并未专门安排阅读教学的内容,所以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问题,这样的情况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科学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科学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展科学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科学课的学习质量。
一、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我们所知的科学课,就是一堂别开生面做各种有趣的试验印证一些科学现象的课程,而科学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其中蕴含着多种内涵,科学课的开设也关乎学生平常对一件事物的思维习惯,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基本素养,那么何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并非一句空洞乏味的口号,而是一种能够催人奋进、助力创新的强大力量。随着时代日益变迁,人们不能满足于踏实的生活和利用国家现有的资源,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新中国必行之路。而中国的科学发展在几千年中一直维持着探索的状态,成效却不高。这样的结果最大的根源来自于创新实力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科学发展的停滞不前。新中国更加迫切的寻找科技人才也更加注重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培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起步晚并且存在相对问题,比如我国课堂的习惯是教师在讲台演示和讲解,学生坐在下面看而不是像国外一样学生环绕教师坐一圈,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中国的学生缺少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许多小学并不重视科学课的意义,就容易出现科学课资源缺乏,没有实验用品等问题,在国内的一些学校,科学课一学期也上不了几节或者直接没有开设科学课。我国在全民科学素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面向未成年人的科学教育,应对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起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
二、科学阅读教学的阶段
科学阅读教学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部分教学学生进行基础阅读,这一阶段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掌握科学课程大概的理论目的。第二阶段是教学学生进行检视阅读,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在较短时间内了解科学课程的大致轮廓,及所需要的材料、具体做法等。第三阶段需要指导学生分析阅读,这一阶段要用更复杂更优质的阅读,反复理解科学课要求掌握的理论目标,直到深刻理解科学实验并且能够叙述出整体实验步骤,那么学生就能理解这堂科学课带给他们的知识,这就成为了他们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而不是书本的,第四阶段也是最深刻的一阶段,就是主题阅读,这个阶段学生就达到了最高层次的阅读,在课程主题下分析阅读,对利用这一科学原理的其他试验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比较它们的异同,举一反三,看看一个实验的结论是否可以运用于其他科学实验。这四种阶段不是递进的关系,还可以进行互相包含。比如在检视阅读的时候也可以用到分析阅读的技巧,各种方法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培养小学生这样的思维,对科学阅读更加熟练,也更容易理解科学实验内容,做到举一反三和自己对实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锻炼科学阅读的技巧,直至科学阅读越熟练,那么学生的阅读效率就越高。
三、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阅读的具体实践及策略
(一)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对于一个课堂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能够合理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更有兴趣,学的理论知识也更利于接受,并且好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科学实验开始前培养学生独自阅读实验的理论和具体步骤,让他们心里对实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认识,知道自己即将要做什么,会出现什么现象等,一堂完整的科学课中,一般有教师介绍、讲解,学生自主观察实验结果,分小组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这样几个步骤。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给学生展示科学实验,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的科学阅读每个实验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科学课的教学活动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们从已知的实验步骤中分析出可能出现的结果和现象,并在之后教师展示的实验中逐步验证自己的猜测,如果前期没有进行科学阅读,掌握实验掌握的不深入,很难猜测和理解实验的现象,那么这节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就大大减半了。
(二)采用科普平台媒体等现代化科技进行辅助,打造一个科普智慧课堂
在科学课的课堂上,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实验的最佳效果,不仅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自己尝试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式,还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来展现实验现象。平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实验进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过程,这也是一种科学阅读手段,能让实验结果更直观更立体的展现在师生面前,也能通过视频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理解,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就能够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帮助小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探究。科学阅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科学课程教师的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们树立科学阅读的理念并伴随他们把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在阅读中,为他们在未知的将来拥有科学的思维和取得优异的成就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雪菲.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J].速读(下旬),2019(1):60.
[2]支娟莉.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教育界,2018(35):5.
[3]李荣华.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之我见[J].数码设计(上),2018(11):217.
[4]王芳.科学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J].教育,2018(47):42.
[5]申志斌.借助阅读拓展小学生科学视野的有效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8(10):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