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师俱智慧 生俱高效——浅谈轻负高效的小学劳技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师俱智慧 生俱高效——浅谈轻负高效的小学劳技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作 者:陆惠凤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巍山校区 322109)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下,现代教育已经向素质教育不断地前进,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向学生施加学习的压力,传统教育中不重视的学科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重视,这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是给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就又增加了。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之前需要学习的科目,还有逐渐重视的提升素养的课程。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将对如何在减负高效的情况下打造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智慧课堂,真正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减负高效;小学;劳动与技术;智慧课堂
打造智慧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高效的完成,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从年龄段来分是作为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启蒙阶段,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在学习技术中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操作中的规范等。
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智慧课堂构建现状
1.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现阶段虽然很多学校在课表上都开设了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但是在实际中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由于教育部门在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上,除了硬件设施的水平,还有“软硬件”方面的评价。所谓的“软硬件”就是包括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统考成绩,还有就是学生的竞赛成绩,对于学生的劳技教育并没有在评价的范围内,所以就导致了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在实际上仅仅是表面工程。为了提升学生的“主要科目”成绩,将劳动与技术课程人为的取消。即使开设了这样的课程,讲授的知识也是比较陈旧单一的,总之,对于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劳动与技术教育设施欠缺
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注重实践的科目,在教学中难免会用到很多的教育设备、教学辅助材料,这一条件也是劳动与技术这门课在推进中受到障碍的一个很大因素。一些学校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资金都不太充足,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应用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建设上。而没有设施的劳动与技术教学就失去了课程开设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并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劳动与技术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想要既实现减负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不断的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寻找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最终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都能得到提升。
1.认清课堂主体,准确定位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中的经验比较少,在事物的接触上还缺少经验,因此在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多多的引导,但是教师的引导需要注重引导的度。
比如:在五年级下册会学习到《爱心十字绣》,经过一到四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劳动和技术的一些知识基础,这时学生就能参与到实践中。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回想一下之前学习的《小布袋的缝制》、《小布垫的缝制》中教师所讲解的缝制技巧,然后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先思考应该如何进行爱心十字绣。学生在探究后得到的结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出来,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所表达的步骤进行评价,针对其中的不足,教师再着重的强调,真正的做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喜欢玩,毕竟在爱玩的年龄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应用学生爱玩的心理,通过玩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能够静下心,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学习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乐趣,不至于出现学生的厌学情绪。这样对于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比如:在学习《独轮手推车模型的制作》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应该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学生对于玩具有很大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激发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男生,对于动手方面会有更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小车模型成品,将制作的材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开动自己的大脑,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小车的模型。学生做完后可以向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的相互鼓励下和相互激励下,课堂效果会更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更大,对于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意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的轻松,符合打造的智慧课堂理念。
3.家校合作,把家庭视为一种教育资源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在学校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以外,更多的时间是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因此,家庭也是一种教育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家长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纸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习过的纸塑技巧进行一些装饰品的制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生可以在家中与父母合作进行,像编一个小花篮、进行一些剪纸等,这样不仅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是学生在家写作业,家长玩手机的现状。
总结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我们应该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实现学生的全面提升,这就是我们开展高效课堂学习,建立一个智慧课堂的初衷。我们相信在这种长期的努力下必定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仲震. 基于轻负高效的小学劳技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114-115.
[2]魏春民. 基于轻负高效的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5(5):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