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作 者:何正朝 (宁南县朝阳小学校,四川 宁南 615400)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枯燥单一,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与之有关的生活常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为例,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重要性;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并将其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而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是当前阶段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1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还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也会逐渐增强。
1.2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
实际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元素,比如:长度单位、加减运算等,数学知识此时就会突显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看待数学知识,还可以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1.3 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学习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加强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将其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1.4 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有效结合,使学生可以很好的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也会逐渐增强[1]。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1 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最主要的是教师要非常熟悉课本的知识内容,挖掘课本的数学知识,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进而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如果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无法很快的进入到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要将生活实际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从生活的角度重新认识数学和学习数学。例如,以学习《长度单位》为例,大多数学生对长度都没有清晰的认知,比如:学习到米的时候,教师可以走一大步,告知学生这个大概长度就是一米,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走两步,告知学生由于他们步伐比较小,要走两步大概长度才会是一米。以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且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学生数学学习就会变得更加简单,也会很好地将日常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2]。
2.2 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严肃,学生会对教师会产生恐惧心理,而且学生以教师的化为标准,教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如何做,学生就会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执行,课堂学习氛围比较枯燥、单一、压抑,长期下去,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就会逐渐降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日常生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以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创设学生购买学习文具或者零食的情境,进行实际的演练,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并且互相转换角色,分别体验。用这种方法,学生会快速进入到学习过程中,掌握加减法知识的运算。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感知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2.3 教学方式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生活化之后,教学方式生活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学方式生活化的形式比较多,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的结合和呈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和发展。例如,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为学校内美丽景象的视频,重点突出与角有关的部分,比如: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的角,教师周围的角,以及学生在做广播体操时形成的角等。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从视频短片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角;其次,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观察和找出生活中有哪些角,使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和感知角,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长期以这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能力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就会运用数学知识主动的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2.4 教学实践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过程中,最后环节就是教学实践过程生活化,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完成数学课堂知识教学以后,还要充分利用课后和作业时间,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知识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探索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以学习实践活动《看一看 摆一摆》为例,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运用小木棒、纸条、图钉等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和物体,在第二天的课堂活动中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从不容角度观察摆出的图形和物体,认识到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和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明白要全面的观察图形和物体,进而联系到实际生活中,不管看待任何问题,都需要从全面看,才可以真正了解问题的本质和现象。另外,针对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教师在安排教学实践活动时,也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设计[3]。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满足数学教学的实际任务和要求,也是当下比较实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设计生活化教学的内容、过程、方式、实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实际生活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贵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9(02):56-57.
[2]胡丹莉,齐彩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129.
[3]雷纪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