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跨文化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作 者:马安容
(丰都县南天湖镇初级中学校,重庆 丰都 408249)
大
中
小
摘 要: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文明,形成了文化,文化随着人们活动交往的历史变得相互交融。在当今的人文科学领域,“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 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化语境的时代背景。沟通的全球化,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互渗和互补的局面。因此,尤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笔者就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探讨跨文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
前言
纵观当下,跨文化交流早已成为我国人民在与外国人主要的交流手段,而任何事物的起源与发展都与其文化有关联的,语言文化也是如此,理解一种语言必须先了解其文化,从而更好的学习语言知识将其利用到社会交流之中去。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去了解英语文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接下来笔者就重点对此展开论述。
1、落实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词,学生易望词生义,或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加以理解,要么感到迷惑,要么闹出笑话。如果对这样的词汇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首先就得拿词汇“开刀”。
一是了解汉英相关词汇的(非)对等性。从词汇学的角度来说,语言中的大部分词汇通常具有双层含义:一层是浅层的指示意义,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字面意义,另一层是深层的内涵意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文化的差异基本上体现于词汇在两种语言中内涵意义的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渗透是必需的,一来可以让学生清楚汉英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差异,二来解答了学生心中可能存在的诸如“英美人如何区分‘叔叔’和‘舅舅’”这样的疑问。我们在日常词汇教学中,就应该注重申明这些词汇的文化背景和出处,让学生对词汇的“根”有一个文化视角的认识,从而避免因文化背景不同,用词错误造成的尴尬表达。
2、运用谚语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跨文化交际的实际环境下,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必须将文化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英语谚语作为英语国家文化特征的直观体现,在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此,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创新思维,更好的开展英语谚语教学。
就像语文课文中经常出现的谚语、名句一样,在英语的教材中也经常可以引申出英语谚语的内容,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文化内涵比较浓厚的词汇时,我们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进行英语谚语知识扩展。同时,还可以应用比较分析法,引申学生比较熟悉的谚语内容,使学生对谚语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以苹果,医生远离我);“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萝卜青菜各有所爱);“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等,通过这样的引申,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谚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谚语的理解。
3、利用节假日等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认知差异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在中西方的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的处理的风俗习惯就很不相同: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这些都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文化,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完全就可以让学生多了解这些节日文化,既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也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差异能力。
4、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英文书籍
英语的学习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之中,课堂的教学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教师在教学完基本知识后,更多的需要学生对其进行课外的补充,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初中学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精力充沛,对故事性的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对阅读并不抗拒,甚至充满了积极性与探索欲。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多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建议性的让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文简版书籍,将更多的课后精力放到自身英语知识的提升之中,在书籍中了解更多西方的故事与文化,积累相应的文化习俗、社会背景、人际交往,运用到平时的英语学习之中,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不同语言,不仅仅依靠我们教师的知识讲解和传授,更多依赖于学生对文化历史的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走势下,我们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差异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应该正视文化差异的正向价值,并且充分文化差异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燕燕.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谚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7,(47):173-173.
[2] 王晓斐.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校园英语,2015,(20):8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