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探究
作 者:严伟琴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第五小学 516000)
大
中
小
摘 要:指导学生阅读,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不断读书,他们就能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断获取知识的营养。本文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入手来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从鼓励学生质疑阅读入手,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将课内阅读经验应用到课外阅读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善于读书的能力。 关键词:开拓思路;自主阅读;持之以恒;阅读探究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必备的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各有偏重,其中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其意义深厚而广泛,阅读是文章内容与读者思想,情感和经验相联结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培养,才能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结合着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鼓励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会被动吸收,而是自己有需要,有接受动机时,才会十分投入地获取。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学习效果才会显著。在我们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发挥潜能,逐渐培养阅读的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班会课、第二课堂活动等,让学生交流读书收获,交流所抄摘的书中的格言妙句,讲述这些名言、箴语的故事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吸收了知识,受到了教育,也提高了阅读,分析的能力,为促进学习进步打下了基础。
二、鼓励质疑文章,陪养学生会读书的思维
指导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当前实施新课标的条件下,指导学生阅读,不仅要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更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书中观点的读书态度,这种敢于质疑和善于怀疑的态度,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养成学生不盲从,不轻信的优良品质,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方面的指导,可以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具体引路。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能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去思考。如讲《索溪峪的"野"》这一课,对于索溪峪的"野"主要讲了张家界索溪峪的山,水,野物,人的特点,作者是以怎样的视角去描写这里的山野、水野、景色野、人野的?这个“野”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二)开拓思路,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如我讲《草虫的村落》一文,就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平时见到过各种各样的草虫,这些草虫的生活习性如何?这一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于是大家在阅读课文时,各抒主见,发表许多有独立见解的看法,不仅让学生阅读的兴趣大增,也使学生明白,书中讲的也并不是“绝对”真理,有时还可以有多种答案呢!
(三)让学生变换角度,角色去阅读,促进学生的变通思维。如我讲《小抄写员》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把自己代入文章,当你成为小抄写员的时候,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通过这一方式的阅读方式,学生更能体会出主人公的那种情感,也能对书中的生活有更加深入的感受!
三、鼓励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善读书的能力
读书有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时间久了,再丰美的美味都会变得枯燥无味了。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鼓励自主学习,鼓励质疑,发展学生思维外,还应该大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衶中逐渐形成的,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的做法是:
(一)要培养恰当的读书方法。不同的书,要区别对待,重点书要读熟读透,其他的书则可以采取略读、鉴读的读书方式,如要求小学生背诵的古诗词有80首,这些古诗词的阅读方式就必须采用精读的方法,要读到滚瓜烂熟为妙。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达到了熟读成诵的地步,就可以提高理解能力。
(二)开展课外阅读探究。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阅读,也就是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可扩大学生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培养他们边阅读边探究的创新精神,如我讲《北京的春节》一文后,学生知道了作者是通过细心观察,才写出如此有趣的文章,那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我们为何不把这些节日记录下来呢?因此,我引导学生习作《春节》,通过学生观察和回忆,写出自己亲身经历的春节。这种练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扩大了眼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不断读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唯有如此,读书才能成为学生的学习明灯,而书中所得,则可以更好地为他们进行导航,使他们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断地获取知识的营养。
参考文献
[1]姚秉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张静. 小学语文阅读“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4.
[3]赵予. 生本教育理念下延吉市北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D].延边大学,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