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作 者:赵红军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第一初级中学,辽宁 朝阳 122000)
大
中
小
摘 要:现代教育体制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突出了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作用和地位,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目前状态,体育教学并未得到相关的重视,缺乏必要的执行力度,而学生也面对枯燥乏味的体育课程提不起兴趣,参与性不高,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呈现滞后性。在此,文章就通过分析学生参与性不足的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参与性;不足及原因;策略
一、引言
紧随现代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身体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将会使教育的最终目标,体育教学就成了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初中教育也更加重视体育教学的质量,并且进一步加大了对其的调整力度。但长久以来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仍然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很多学生的兴趣不高,参与性不足,无法体现出体育教学的教育价值。因此为了转变这种情况,教师要从思想上予以转变,从模式上予以创新,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树立起参与意识,付诸行动,以学生的主动性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生主动参与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体育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师资环节和教育设施薄弱,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不认可。长期以来,普遍的认知中体育地位远远低于其他课程,学校、社会的不重视,导致了在师资力量和实施配备上都缺乏完善,师资教育水平也良莠不齐,无法跟紧时代的发展;家庭和社会原因也是制约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认知中学好文化课程才是王道,家庭和社会中对从事体育事业的人员也会产生误解,容易让学生在人格和观念形成初期走入误区,这些外在因素都在潜移默化中阻碍了学生对体育兴趣的产生。
2.教学模式滞后。首先,由于学生之间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学生身体不好或者运动能力与其他同学之间存有差距,往往会在某些体育运动或是知识讲解方面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从而成为老师和学生的反例,造成部分学生的自卑感,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兴趣都没有何谈主动参与。其次,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和体育大纲的理解和执行也不尽相同,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枯燥单一,给学生造成心理和感官上的疲劳,同时教师占据的课堂时间较多,给学生留下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不多,加之应试教育的禁锢,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延伸和发展。再次,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却不同,运动项目的选择也会不同,或者能力有过于复杂的内容和形式又不符合改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和生长特点,但学生却要根据课堂目标来完成教师的课堂任务,无法自由的开展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和同一的教学内容禁锢住了学生的参与性。
三、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1.加强重视。要加强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关注度,吸收和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知识过硬的体育教师,扩充师资队伍,与时俱进,定期进行体育教师之间的知识更新,保持师资队伍的年轻化和先进性,同时加强宣传体育的重要性,落实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引起社会和家庭的足够的重视,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观看体育类节目,讲述体育故事,让体育精神充斥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创造了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2.以实际促教学创新。体育课程多为户外活动,但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都较为薄弱,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同一种技能根据男女生的体质进行安排,也可以针对某个同学适合哪种技能进行传授,取长补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也可通过多开设一些因人而异的比赛等小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并且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克服苦难、取得成功,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外体育老师也可以讲述一些国家体育健将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的同时,也让学生讲一下他们知道或是看过的体育故事,并讲述故事背后蕴含的意义和自己的感想,这样从师生间产生的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充满对学习的渴望,也会让学生内心激昂澎湃,在内心深处种下骄傲地火苗,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榜样,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我教你学”“放散羊”的被动教学,为学生提高教学参与性提供了外在的影响条件。
3.转化教师角色。榜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转换自身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日常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仅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严谨性,也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望。
四、结语
体育教学在教育体系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体育教学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学校特点、学生特点和地区特点,不断地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充满乐趣,并且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沟通,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从而有效的发挥学生潜能,实现强身健体、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美明.《试论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
[2] 徐聪.《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措施》.
[3]郑喜林.《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