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全息育人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基于全息育人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作 者:李恩惠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400700)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而言,通过全息育人教学,在展示语文方面风采的同时,提升小学生智育、德育水平,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在阐述全息育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的前提下,从德形育人、审美育人、实践育人、健康育人等四个方面,就全息育人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出对策,期待为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全息育人;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新课标要求,立德树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德是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所在。结合自身在小学语文的认知发现,虽然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相关德育教学元素,但是很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德育教学的足够重视,没有掌握全息育人的理念。鉴于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对全息育人的教学要求及实施策略展开探讨。
一、全息育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全息育人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认为小学语文应秉承审美育人、德性育人、实践育人、健康育人等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主体的考虑,强调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根据不同基础水平的学习开展差异化的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动教学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寓情于景,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育人教学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小学语文不仅仅应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应注重对小学生美育、劳育、智育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意识、想象空间及创新意识,旨在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全息育人对小学语文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主体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欲望,从而促成教学目标,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能力的稳步提升。
二、全息育人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德行育人,明晰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全息育人的重视度,过分关注语文教学重点,导致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有效提升。而全息育人是作为弥补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实践、审美等方面缺失的重要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调动可实现育人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时刻感知到一种能量的熏陶,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如在进行“悯农”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前袁隆平的经历,以杂交水稻诞生前后人们的生活为鲜明的对比,来让学生深刻认知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二)实践育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兴趣是教学的最好教师。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语文教学知识点枯燥,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弱。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融合生活实际及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富有乐趣的教学案例,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小学生,在学习中让学生进行自我领悟及学习,在实践中调动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从热不断培养小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身作则,培养自身良好的教学习惯,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努力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来不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可以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德育的熏陶,从而不断增强教学质量。
(三)审美育人,实现语文教学资源充分利用
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德育教学素材,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提炼出一些具有审美能力的德育教学素材,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及研判,总结一套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案例,得到审美教育能力提升的效果,实现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一方面,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注中国传统节日或者彰显中国传统美德的案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节日的由来,美德的衍生等进行掌握,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小学生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节日的一种认知,运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对教学时机的一种把握,利用当前社会中产生的一些正能量的事件,将其带入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认知到正确的审美观,从而达到全息育人下美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四)健康育人,以实践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语文而言,要想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德育元素,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实践工作,基于实践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任务量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应试教学知识点的一种囧雪,忽视了小学生的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实现学以致用。而在全息育人教学模式下,传统以考试成绩为定论的评价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评价机制制定中,需要让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融合,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及课程发展等均纳入教学系统,形成客观的健康育人模式,从而循序渐进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息育人与小学语文的衔和是小学语文教学进步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积极探索发现全息育人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联,创新教学思维培养意识,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更新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等,充分发挥全息育人在德育、智育、劳育等方面的价值。我坚信,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习的需求及基础,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目标,则全息育人教学模式将会给小学语文带来一个全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春秀.基于学科全息育人的初中数学教学变革[J].智力,2021(06):111-112.
[2] 孙大武.新时代学科育人视域中的语文使命[J].课程教学研究,2021(03):4-9.
[3] 许发金,黄连城.语文育人方式创新:从“道理教学”到“范本教学”[J].语文建设,2021(04):28-32.
[4] 叶海英.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如何亲近优秀传统文化[J].天津教育,2021(09):57-58.
[5] 郑军玉.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有效利用部编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13):4.
作者简介
李恩惠 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年8月,籍贯:重庆北碚,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职称:中小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