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现在很多学生写字的状况和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写字时脑袋歪着、手捏笔尖、眼贴桌面,姿势极不正确;翻开作业本,有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有的或大或小、参差不齐;有的糊涂乱抹、错字连篇,卷面不整洁,书写极不规范。如此下去,学生便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这些问题如果在小学阶段得不到及时纠正,将会延续下去,以后就难以改正。
那么,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一、提高认识
我们应该认识到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能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勤奋、刻苦的精神,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审美水平。这并不是一个老师的事。我们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汉字是我们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
二、激发书写兴趣
写字是枯燥乏味的,要让一群活泼的孩子乐于写字,并形成好的习惯,我认为作为教师就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写字兴趣,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高了,写字的效果就好,便会爱上写字。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他们写字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写字的兴趣。
1.审美熏陶。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字,认真看、细揣摩,逐步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欣赏报纸杂志中的优秀书法作品,从而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与感染。让学生搜集一些书法家学书法的故事,并开展故事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2.直观教学。在写字教学中,单纯的练字会让学生感到无趣,但适当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很能调动起学生的写字兴趣。比如在教“回”字的时候,最后一笔总不能按顺序书写,就演示一个动画情景:将“回”字的最后一笔比作一扇大门,里面的口回到家后才能按方向把这“门”关上,再演示整个“回”字的笔顺,学生一目了然,而且兴趣盎然。
3.展评激励。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业、优秀书法作品评比展览活动,定期举办书法比赛活动,对学生的书写水平做一个阶段性评价。在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自己的书写风采,书写兴趣会越来越高。
4.及时奖励。对于学生在书写方面的每一点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奖励一颗五角星、一朵小红花、一面小红旗等。用这种小小的奖励来肯定孩子的进步,让每一位有进步的孩子都能享受到表扬、夸奖的喜悦,而这种成功的乐趣、喜悦会促进孩子更大的进步,是孩子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内驱力。
三、注重指导
书写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低段的起始教学更为重要。要加强书写的指导,要加强坐姿和握笔姿势的指导,而且要整合各学科的老师来抓书写指导,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指导观察。写字前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范字,整体记住字形。观察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不仅看准每一笔的位置、形状和特点,更要看清笔画间是如何组合的,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把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除了观察范字,还可以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范写,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指导书写。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指导书写笔画及运笔,孩子们观察例字后,老师要发挥田字格的作用进行示范,让他们从中体会起笔、行笔、收笔以及每一笔的位置。学生再独立书写,书写时才会心中有数。
除了指导全班学生正确书写,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老师要看每一个学生写的字,出现问题就得对症下药及时引导。如在教“好”字时,发现一个学生的“女字旁”看上去很别扭,重心不稳,我马上和他一起找原因,经观察比较后发现“女”字旁一横位置不正确,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后再去书写,就轻而易举了。
3.指导书写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学生刚开始学习写字时,老师可以结合写字姿势图进行教学,老师先做样子给学生看,然后指定学生演示,最后让学生做写字姿势的练习。
良好的写字姿势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能养成的,每次写字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准备好笔和本子,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还要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
4.指导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往往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学生临写生字后,及时进行自评,找出写得最接近范字的那个字,并用笔在下面画上“○”。然后,教师进一步进行检查和督导。如果认为学生自评恰当,就在这个字边上打一个醒目的小五角星。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学生的写字积极性更高。
四、严格要求
所谓“严格”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如果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必然畏惧三分;老师若是对学生的行为视而不见,一味迁就,学生的自由书写也会变本加厉,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只有我们老师不厌其烦的严格要求学生正确规范的书写,才能保证学生的作业、卷面整洁干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教师示范
要想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老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自身有个好习惯,率先垂范,这是无声的命令。平时,我们以身作则,备课时,对所教的生字先默背笔画位置,搭配比例与整体的字形结构,难写的字先认真练几遍;教学时,当堂示范板书,坚持美观、整洁的板书展示给学生;个别辅导时,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一看,找找感觉;批作业也注意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连批改的字迹也要规范、端正。这样,学生经常看到老师这个活生生的标本,耳濡目染,慢慢地就会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六、树立榜样
在学生中要多树立一些榜样,对于班里写字规范、认真、整洁、书写习惯好的孩子,我们要及时肯定、表扬,并且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用学生中的典型树立起榜样,教育启发学生,在班内形成你追我赶比书写的好局面。
七、家长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甚至脾气秉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老师要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里对学生的书写也进行严格的要求并加以督促,那么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是难事。
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练习的过程,“贵在有恒”,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狠抓良好书写的养成教育,一定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书写姿势,都能写出规范整洁美观的汉字,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