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中职汽修技能大赛备赛训练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职汽修技能大赛备赛训练的几点思考

作 者:周宏宇 (昆明市晋宁区职业高级中学,云南 650600)

摘   要:汽车维修项目比赛是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赛项之一。在极短的时间内,要考查选手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专业技能的熟练度和规范度,以及对项目故障的分析解决能力。高强度的比赛对参赛选手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在训练中甄选出优秀选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并结合经验对备赛工作做出建设性指导,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参赛的综合能力和应赛水平。
关键词:备赛工作;优秀选手;训练方法

前   言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技能大赛现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成为促进各类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否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了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开始即是成功的一半”,备赛训练对比赛结果起着决定性因素。如何做好备赛训练工作成为一线教师们关注研究的教学课题。笔者将从选手选拔、队伍培养、训练内容、文件解读四个方面进行例证分析,对备赛训练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选手选拔
1.海选阶段以德为先能力为辅原则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文件中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文件中还规定:要坚持以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德育教育。所以在海选大赛选手时,应首先考虑思想品行端正之人,能吃苦、肯干事、想干事之人为优;其次才考虑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2.精选阶段以知识技能优异为主综合素质为佳原则
多年的比赛和训练经验表明,技能熟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据定了选手的比赛速度,而理论基础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处理现场突发事件能力的强弱,以及今后提升空间的大小。所以在精选阶段要求选手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不错的实操能力。越高级别的技能比赛,对选手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越高。除了考查选手知识技能水平外,更考查选手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思维逻辑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知识与技能在同一水平的选手,优先选择综合能力和发挥稳定程度较好的。
二、训练内容
(一)体能训练是基础
职业院校汽修技能比赛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尤其像高水平的国家级比赛,选手在技能水平相同情况下,谁先完成谁就获胜。职业院校汽修技能比赛也是一场耐力的比拼,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完成诸多比赛项目是裁判的重要评分依据。以汽车二级维护比赛项目为例,本项目共有186个检查操作步骤,需要两位选手在30分钟之内配合完成,平均每人每分钟要完成3个以上操作步骤才有希望完成比赛。显而易见,体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比赛成绩的好坏。建议在整个备赛过程中,加入对体能的训练内容;同时,有两个项目以上的选手必须提前做好连续比赛的准备。
(二)心理磨炼是保障
随着各类职业院校汽修技能大赛参与程度越来越高,比赛竞争日趋激烈,对选手心理素质是一种考验。在强对抗、高水平的比赛中,更加要求选手要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赛场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所以,心理这一因素始终贯穿整场比赛,成为赛前训练不可忽略的项目。笔者有幸参加过2018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大赛要求选手从早上7:30进入学校后,便与指导老师和考场外界分离,独自在候考室等待比赛,直至所有人比赛完毕后,傍晚7:30才能一起离开考场。期间杜绝任何交流,比赛选手的任何行为都在考官监视下进行。比赛过程中的压抑、紧张、烦闷、失误等所带来的负面心态只能靠选手自己调整。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在临场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左右着选手比赛发挥的好坏。建议在赛前训练中,竟可能模拟真实比赛场景,配备相同型号的训练设备,布置相同物品摆放的训练场地。同时强化障碍训练,模拟比赛过程中的任何突发情况,以便提高选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专业技能精炼是关键
1.注重细节,规范操作。汽修技能大赛设立的目的意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其目的就决定了比赛的评判方向,以维修手册为技术标准参考,去考评选手操作得分与否。所以建议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选手必须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根据维修手册标准,严谨、细致地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
2.专家点评,外出集训。校内指导教师因各种客观原因也存在知识的局限性,这是选手训练过程中最难突破的瓶颈。此时就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多和外界加强沟通。建议,一是在训练后期请技术专家或是大赛评委进行纠正和点评,对现有缺点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二是在训练后期参加优秀学校的赛前冲刺训练,找出自身不足,进而不断练习提高。
三、队伍培养机制
1.多组淘汰机制。备赛选手的挑选应该是可进可出的,从实际来看,保持一定的选手淘汰指标,增强了选手间的竞争性,同时保证了训练的有效性。但笔者建议,淘汰机制的使用应该有完备的考核方案和透明的评价方式,而且要适当顾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建立训练梯队,最低程度减少淘汰人数。
2.省赛国赛梯队机制。针对笔者所在省份的技能大赛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省赛国赛梯队机制。以2018年省赛和国赛为例,省赛时间为3月份,国赛时间为5月份,若选手省赛发挥出众,有幸参得到国赛参赛名额,那么他仅有60天的国赛准备时间,这样的时间肯定不够。且笔者还发现,我省省赛个别项目未与国赛对接,比赛项目、比赛流程、比赛设备、评分标准等大相径庭,可想而知比赛结果。所以建议参赛学校建立市赛、省赛、国赛梯队,各队有的放矢的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从而提高各级比赛的备赛质量,同时也能为高级别比赛提供后备力量。但此时要求省赛队伍能够确保拿到国赛入场券,这是每位指导教师值得注意的,也是此备赛机制最大的不定因素。
四、文件的解读和比赛走向的预判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随之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内容每年都有所变动。所以在注重自身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提前关注大赛的走向和变化,避免南辕北辙情况出现。
1.注重文件的解读。比赛文件是赛前训练的风向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在赛前提供诸多信息。如《关于举办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海通用杯”汽车运用与维修(中职组)大赛的通知(交通行指委〔2018〕10号)文件中规定,定期维护项目、车轮定位项目和故障诊断项目比赛车辆均为“通用别克威朗轿车(2017款15S自动进取型)”。与之前的科鲁兹轿车有一定区别。
2.关注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绿色生活的渴求日趋明显,社会政府对各行各业的环保要也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科技在致力于开发更环保更清洁方案,如运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在2018年国赛车身涂装项目中,运用到“水性修补涂料”等环保型漆料,同时比赛安排了“水性底色漆微调”、“水性底色漆喷涂”等考查内容。通过项目的调整,不难看出,国家对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倡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汽车喷涂项目训练耗材要求改用环保水性漆料。另一方面笔者在这里做出大胆猜想,在不久的将来,电动新能源汽车维修项目将粉墨登场,逐步成为主流项目甚至取代燃油汽车。
总  结
通过对多年的参赛的经验总结,做好前期备赛工作的可以有效的提升参赛成绩,本文对此课题多方面的阐述,得出以下结论。
一、参赛选手的选拔要有针对性,训练初期以德为先能力为辅原则,训练后期以知识技能优异为主综合素质为佳原则。
二、赛前制定好训练计划和内容,一是要以体能训练作为比赛训练的基础;二是要注重过程训练,追求训练的规范度和精细度;三是要训练综合素质,尽可能模拟、还原比赛场景,提升选手心理承受能力和赛场应变能力。
三、根据各校训练实际情况,建议队伍培养采取梯队培养,省赛、国赛分开,有的放矢地完成各阶段训练。
四、大赛指导教师应具备文件解读能力和比赛变化的预判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华强  何跃.优化世界技能大赛选手选拔方案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4.04
[2] 高友凤.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备赛的做法及建议[J].科教文汇,2010.09
作者简介
周宏宇,1990年10月,男,云南昆明,本科,一级教师,中职汽修专业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