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班级学生的人员构成相对复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很多的难题,基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中职班级管理需要强化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增强班级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模式的有效创新。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中职教育;班级管理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环境下,中职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很多学生的个性比较张扬,加上很多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学生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水平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而中职学校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机械性、强制性的管理,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和地位相对较弱,学生基本是被管理的对象,班级管理的效果反而不够理想。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中心位置和主体地位,在表达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营造出和谐化的班级管理氛围,促进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发展。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班级服务管理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管理者必须首先转变以往“训导型”的落后理念,不要将学生仅仅看成是被动管理的对象,各项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管理措施的实施,都应当做到以生为本,班级管理工作不要单纯的以“任务”为中心,而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平时多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充分尊重每个中职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利益,让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无论是在班级学习的管理上,还是班级课外活动的组织上,班级管理工作要增强“服务”功能,实现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工作的有机融合,真正将中职学生看成是全心全意服务的对象,要结合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完善班级服务功能,将班级管理中的各项服务工作具体化、规范化、细致化,为中职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样才能为中职学生的顺利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自主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的领导、教师等管理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管理专项素质,避免对传统管理工作经验的过度依赖,还需要积极增强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权、自主权,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具体说来,班主任等管理者要积极的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状况,多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思想价值观进行科学引导,同时鼓励学生加强自我反省、自我管理,以及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相互促进。此外,在进行班级管理决策时,教师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决策权、参议权,营造出公开、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学生在班级中的自主管理权,促进和谐班级的有效构建。
三、建立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职班级管理工作,还需要实现班级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健全化,这是中职班级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有助于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引导。首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要突出人性化的特征,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只有学生对班级制度真正认可,才能减少对班级制度的抵触,在平时才会更愿意遵守。其次,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要尊重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建立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机制,便于及时收集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此外,学校还应当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积极对传统、落后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避免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硬性束缚,让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有效。
四、加强情感引导与柔性管理
真正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情感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内容,所以班级管理者也要提高对情感引导与柔性管理的重视程度。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价值观上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同时很多学生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仅仅依靠传统的班级管理手段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师生之间需要开展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借助柔性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对此,班级管理者需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疏导机制,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进行有效监控,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解决,避免问题影响的扩大化。同时,中职学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建设以生为本的班级文化,增强和提高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班集体的团结,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互帮互助、增进团结,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结语
总之,基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强化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从传统“以任务中心”的落后思维中解脱出来,做到 “以生为本”,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管理方式的选择上,要减少机械性、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多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引导,采取柔性管理措施,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样才能开展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吴静.针对中职生心理特征,有效开展班级工作[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0).
[2] 庞复念.当代中职生思想及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J]. 亚太教育,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