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究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究

作 者:杨青青 (湖南省泸溪县白沙小学,湖南 泸溪 416100)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拓展,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各大学校各学科都不断的改革创新,增加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成绩。新课改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全方位的发展,使得学生上课不再单调[1],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我校数学教研组不断的改革创新,发觉学生身上各自的长处,因材施教,增加孩子的创新能力,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我校采取的方法做出解析,发表自身见解,希望能够互帮互助,共创一个美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究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体制中占有着重要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生活的认知,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现在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单纯灌输知识,忽略了兴趣以及创新的培养,现在随着教育改革方针的具体落实,需要改进教学模式,为数学教学模式改朝换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不单单局限于书本那单调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自行思考、探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能力。找到现在教学的误区,找寻正确的解决方案,使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更加完善。
1、现在教学模式下课堂上主要出现的问题
虽然一直推崇素质教育,各地区各部门也都进行过探讨、制定相应方针并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2],数学教学也是问题重重,有着不足与缺陷,主要矛盾在于。
(1)大部分老师不明白改革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是套搬模式,没有创新,换汤不换药,还依旧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只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为了保持升学率,不明白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因材施教,课堂环境压抑,学生没有主动性。
(2)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师过多的注重自己的权威,以上位者的姿态来面对学生,使得老师不能融入到孩子们的集体当中,对于学生的认识严重不足,且学生只能被动的吸收所传授的知识[3],只是为了考试而应付考试,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3)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差,不利于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教学内容过于死板,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2、新课改下数学创新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通过新课改的过程,使孩子能够明白学习流程,掌握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还能帮助学生自行根据自身情况来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流程,使得学习更加系统化,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度。因此在对于数学的创新教学中不断发挥此优势,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改变原本死板的教学模式[4],激发孩子畅游在数学的海洋中。
(2)主动思索的能力 通过改变原先传统教育模式,来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以及自行思索,激发学生乐趣,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让其自主学习,让其认为学习不在只是一个单纯枯燥的任务而是乐趣,让学生不在反感与排斥,而是放松与愉悦。
3、对于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创新的具体实施
(1)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的个人素质和思维模式会严重影响到他所教导的学生,会体现在其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学校要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组织教师对于教学理念新思路的认识以及实施指导,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教育模式,来改变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加强老师之前的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对于好的教学理念积极吸取,不好的方法尽快改正;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也要不断的学习才不至于落后,对于新鲜事物要积极探索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5],将其优势利用起来,才能方便和同学之前的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能使课堂能顺利、高效的进行。
(2)课堂教学创建一个轻松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习当中,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对学习才能充满斗志和热情。由于数学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难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的精髓,对于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老师可以在讲解时可以通过举例子或打比方来完美诠释这个概念,通过情景再现使学生融入到情景中,真正掌握和理解概念的含义,比较定义和含义的差别,且能活学活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3)创新理念的培养 书中的内容过于死板,老师可以通过提问题,让大家思考的方式来吸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自我思考的能力,也可让他们通过讨论来增加彼此的交流和培养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最后让学生公布自己所认为的观念,来通过对比分析出自己思考时的不足加深印象,培养出学生对于数学的乐趣以及自我思考的能力,正确引导孩子学习。
4、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效果
通过对于两个班各50人进行模拟教学,实验组采用新课改下教学方式,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比较两组对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具体结果详见表1,2.
表1.两组学习成绩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差异显著。
表2.两组学习兴趣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差异显著。
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普遍学习成绩要好,差异显著(P<0.05),学习兴趣实验组也比对照组要高(P<0.05)。
5、讨论
新教改下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效率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浓厚,还能有效缓解学生的负担和压力,活学活用,使知识能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有效的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准,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玉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14):187.
[2]张壮波.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82-83.
[3]王文宝.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6):184-185.
[4]白建武.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142-143.
[5]崔英梅.新课改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