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校学生学业指导工作思考

高校学生学业指导工作思考

作 者:石 超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摘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业指导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实现个人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业指导现状,从学业指导专业化、规范化、联动化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帮助高校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调整学习思维方式,建立起符合自身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学业指导;规范化;联动化

学业指导是通过学习相关的学业指导理论指导学生学习,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大学生活;另外也考虑大学生个体性格和环境的不同对学生学业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指导,希望通过学业指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我实践、自我思考的能力,全面发挥学生潜在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个人能力、综合素养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业指导是在学校整体教育发展规划下进行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同时,身体更加健康尤其是心理更加健全;另外通过学业指导对学生具有更完整的人格、更突出的能力与更全面的知识提升、更强大的创新能力、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生学业指导工作经历对大学生学业指导方面进行思考。
一、现阶段高等教育学业指导状况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对于学生学业指导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以谈话形式对学生专业方向开展间接式教育与教学指导,通过大学生业余时间对学生学业方面进行专业领域内指导,我国经过多年的教育摸索与教育实践,在在校大学生学业指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形成一个较为规范的学业指导制度与学业指导体系,学业指导模式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如下:(1)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进程,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的发展,高等学府学业指导对象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意识已不同以往,而目前的学业指导尚未根据发展变化形成符合新时代大学生规范性的学业指导模式;(2)目前高校数量增多,在校大学生剧增,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而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基本不变,师生比差强人意,高等学校学业指导在实际运用中的学业指导效果不理想。(3)在学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侧重于高校大学生知识程序获得与学习方法认知,对于学生学业中策略性知识缺乏训练与指导。从以上分析中如何根据学生思想状况的起伏,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调整对学业指导对象的教育教学方式;如何在校园活动中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引导效果,形成提高学生学业指导良好效果,保持好老师与学业指导对象间的良性互动,是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指导中面临的困惑。
二、开展学生学业指导的意义
高等学校的学业指导对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将大学生培养成立德树人的社会有用人才,需要我们近距离的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心理变化,清楚在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甚至是他们的生活表现、社会表现以及家庭情况等,通过对学生特点与需求的把握,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并且以理、以情帮助、指导学生,当好在校学生学业、生活上的指导者,当好在校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担负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圆满完成学业是家长期许、学校责任,学生学业指导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第一年的新生开展环境适应差、学习方法不当、职业发展规划不清、学习动力不足等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这对于帮助大一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迅速确定学习目标,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生学业指导工作思考
(一)学生学业指导规范化
学生学业指导过程具有持续性与长期性,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学校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育教学特点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起可全面持续与整体性的规范性指导,同时利用辅导员在在校大学生中扮演的独特角色,在与学生近距离闲谈聊天接触中,了解学生对于专业认识的看法,通过与学业指导业务老师的交流与沟通,有针对性的将学生学业指导方案与学生个性化、时代化特点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业指导规范化与全面化相统一。
(二)学生学业指导体系精细化
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学生学业指导档案,学业档案采用四维方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全周期经历,学生学业指导档案应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学习情况,包括个人信息、学业发展规划、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学业变化等有着详细的记录;学生学业指导档案可以对学生在校期间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辅修课程等学习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跟踪,通过系统的跟踪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不足,发现自我的优势,也可通过进一步分析学业发展趋势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落实改进方法,达到提升素质与能力的目标。
(三)学生学业指导互动、互助化
学生学业指导互动是以解决学生在学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通过老师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产生良性互动,及时沟通解决学生学业问题;借助学校图书馆的音像、图书等资料,以班主任老师、辅导员为骨干为学生提供咨询与指导,同时借助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优势,发挥学生间的良好互助,将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学业发展目标相似的同学组成互助小组,为共同提高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同时传授经验,优势互补,分类进行学业指导。以身边人影响身边人,以学生带动学生,形成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服务学生的新常态。
(四)学生学业与学生职业联动化
以学业指导对象未来职业发展为目标,将学业与未来职业发展联动,利用教师与学生接触所具有的主动性、创造性,创建能够符合学生学业指导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以学业指导与终生职业发展为优先,突出学生自我的人格特性,在学业上给予职业生涯发展的引导,对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上给予学业上的指导,使学生学习有目标,职业有方向;学业与职业联动化可以促使职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业进步,结合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识、自身特点,通过各学期学业目标分阶段完成职业目标,为学生学业上的学习成长提供了保障。
(五)辅导员学业指导专业化
目前高等学校辅导员普遍存在着学业背景与所在学校、所在学院专业不相关的情况,这对于辅导员开展具体针对性的学业答疑解惑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专业特点、学科发展、就业方向、学业资格证等方面的问题,而通过设置专门的学业指导机构、学业指导类课程(如学习方法的培养、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在校期间学习效率的提高等)学业指导类活动以及专业老师与辅导员老师相结合,对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成绩有着细致入微了解的同时,使辅导员经专业化培训之后开展学业指导,也符合辅导员开展学生学业解惑的角色要求。
四、结束语
在校学生已进入“00后”,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在校学生的学业不应再按照之前的要求与模式开展在校生的学业指导,应该将学业指导与学习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分类、分阶段、专业化、规范化学业指导体系帮助在校大学生培养出学习能力强、综合能力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这种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进入社会以后的个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于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的对策思考 石卿志 思想战线 236.
[2] 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业指导研究 吴雅娜,周昭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27.
[3] 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建议研究 赵宗更,周敬慧,高峻岭,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31.
[4] 高校学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朱璐,陈洁宁,王会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4)20.
作者简介
石超(1990-),男,籍贯山东,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