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中没有阅读,那他就好比一个没有灵魂、任人摆布的木偶。当你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一本书时,你就会发现,阅读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阅读教学,让阅读变得有效,以此提高学生语言储备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前言
“有效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合作学习过程。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有效教学”的最终衡量的标准就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其主要表现为四个实现:一是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二是实现“教知识”走向指导学会学习;三是实现学生由等待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勤奋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能力、管理能力与日俱增。简言为由懒惰型学生走向勤奋型学生;四是实现教师强调自我、张扬个性、勤奋讲授走向退隐二线、收敛个性、智慧指导,逐步学会智慧型教学。简言为由“勤奋”型教师走向“懒惰”型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发展满意”,这是对有效语文阅读教学的诠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涉及的面是非常广泛的,在“如何提高有效性”的问题上,笔者进行了如下实践和探究。
1、活化阅读教学,夯实“读”的地位
“读”是阅读教学之根本,也是深化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读”强化了学生与文章的感情交流,在读中见真知。首先,学生在略读中,可以感知文章的整体思想,在精读中领悟文章之神韵,在默读中体会文章之内理。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么“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方可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精心设计过渡语或提示,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阅读。泛读是阅读的一种常见方法,而泛读之中,要注重情感交流与熏染,引生入境,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再次,创设教学情境,构建“融读于写、以读促写”的教学形态,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践行好“生本”理念,创建开放式阅读教学
“生本”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旨在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表现出“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课改理念的践行。因此,在有效阅读教学的构建中,应注重生本理念的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造更多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弹性留白,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例如,在《孔乙己》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读后感。在开放式的任务之下,学生的思想情感也是丰富多彩。但无论学生情感如何表达,都是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外在体现。尤其是一学生说道:“一个无望的人物,一个无望的社会”,这自由驰骋的思想发出如此简练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这是开放式语文阅读教学下,学生思想自由发挥的表现。
3、寻找课外的阅读材料,指点阅读方法
首先,阅读材料内容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又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
其次,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比如读《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对曹操推崇有加,有的却对他全盘否定,于是两派唇枪舌战,各不相让。这种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可以说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语文学习课堂与语文学习方式。
4、选择多样的阅读途径,进行自主阅读实践
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以课本阅读为基础,在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后再作课外阅读的延伸,进而再去读社会、读人生这部无字大书,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比如开展课内各种语文活动。配合语文课本及课外阅读内容,我们可以在校内、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作文比赛、课本剧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巩固课内课外阅读知识;还可以办手抄报、办文学社刊物,办壁报、黑板报等,从征题到写稿,到版面设计,全由学生自主完成,锻炼学生的能力。
又比如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开放的社会,开放的课堂,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时刻与社会接触,教师应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去鄙弃社会生活的假恶丑,去同情去关爱,去憎恶去批判,把社会作为第二课堂。这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视对学生个性思维、自主能力的培养。我们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学者,应该努力践行有效教学,不断创新教法,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学生知识走向教学学生方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秋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10).
[2]曹学莉.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