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思想品德是对一个人的素养最直观的体现,在当今社会中也十分的受重视。班主任的管理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人们讲德智体美劳是对一个人整体素质最基本的定位,其中德育是排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如今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忽略了德育的发展。那么怎样全面有效的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进展,就需要一系列的叙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个人素养
班主任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需要正确的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还要使学生产生集体意识,不分散。并且还要掌握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特征特点,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而初中生的道德观、理念观的可塑造性都非常的强,一切是的处在形成的过程中,想要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就要适当的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因此,班主任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教育。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初中正是学生所有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可以说,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具有影响学生对未来发展的主要作用,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可以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也会增强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与家长的良苦用心。初中时期所形成的观念会让学生受用于一生,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要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有效的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德育轨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点所在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周期不稳定
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周期很长,这项工作需要长期稳定、循序渐进的进行,并且要想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就不可以经常性出现断续的状况,这样不连贯的教育工作会导致前期的培养都前功尽弃[1]。并且当今社会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中宝,这种溺爱本身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就会产生不利作用,所以,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并且很难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社会的不利因素较大
学生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没有接触过社会中的复杂性,所以就十分容易受到一些事物的影响,课堂中的德育教学,只是限于学堂之上,没有实质的事物来进行知识转换,这就导致了,一些外界的不良风气对德育工作,甚至于学生本身都形成一定的风险。 例如:碰瓷、搀扶老人过马路被讹诈、职业讨饭者等等,这些事件对学生的判断能力产生了干扰,让学生的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也让学生难以相信品德教育的正确性,这些不良风气都导致了德育工作的难以进行。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进行的相关策略
(一)全面提升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新课改明确指出,一切教育以学生为主要出发点,所以在德育工作中也同样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心理变化,应该是班主任首要考虑的方向。首先就是要与学生建立一个相互的平等关系,这样才能打破学生的防御心理,只有学生自身愿意接受教育,德育教育的工作才能开展[2]。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进行的同时,也要及时的处理中途产生的问题,以及学生接收教育的反馈,然后,在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的力度,这样才能使整个德育工作产生一个良好的闭环。在这其中班主任是所有学生的引导旗帜,更应该做好自身的思想品德培养,以身作则,正所谓育人先育己[3]。只有自身达到了一定的成就与高度,才能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悟到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做到不断的学习与领悟,不断的向前发展。
(二)改善班级风气,营造和谐健康的班风
班级是一个小集体,这个集体的风气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改善部分低沉倾向的班级风气,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风,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产生阳光自信的心理[4]。例如:班级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绝大部分的同学受到感染,久而久之,这种风气就会形成,并且很难更改。或是同学之间不够团结,经常出现纠纷,这也是班级风气不和谐的表现,当学生出现分帮结派的状况之时,班主任应该及时的纠正,与学生进行沟通,从根源阻止其发展,防止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并且学生拥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也会促使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加顺利有效。
(三)营造班级良好品质的氛围
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特长,甚至于简单的家庭状况。这样才利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及时的帮助与沟通。班级中应该尽量的做到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做好带头作用。例如:班级中经常出现小物品的丢失状况,班主任应该相信同学的品德,而并非盲目指责学生的过失。在班级中出现困难的学生,也要尽量的带领大家给予一定的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这样能避免学生出现自卑心理或者是冷漠的心理[5]。并且,在当今社会,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应该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学生,避免学生的自尊心收到严重的伤害,要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犯有原则性错误的时候,要做到奖罚分明,有效的避免学生走向歧途,让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班主任的自身素养,对于学生来讲,是存在一定形象的。所以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出发,运用自身的高品德、高素质去无形的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起到带头的作用,以身作则。一个人的个人素养,高尚品德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需要由浅入深来逐步进行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急功近利,造成反作用的效果。所以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需要从日常的点滴中进行,为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有效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王亚辉. 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38-38.
[2] 牛文斌. 高中班主任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2):3-3.
[3] 魏华萍, 曾祥文.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艺术性和有效性探究[J]. 成才之路, 2015(7):22-22.
[4] 钟迪. 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22):65-65.
[5] 华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 2016(64):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