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比较好的教学体验,可以采取合理的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语文教师应该在讲解文章前深入课本,寻找文章深意,挖掘文章蕴含的哲理意义,想出合理的、有创新的提问设计,而后完整的灌输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创新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
教学中的提问时每个学科都会应用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若是在课堂上运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学生们就不会仅拘泥于某一类的问题,以后遇到新颖的探究性的问题,也会有自己的思考,积极性会得到锻炼,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提问作为一种师生互动的环节,对教师正确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很高,同时也对学生有新型思维的挑战,综合考察了互动双方的能力。但是如何更加新颖,更加吸引学生就是一个比较难实施的问题了,因为只有比较科学的、创新型的提问设计才会有这样的双赢局面出现。
一、对于提问设计创新必要性的分析
在初中这一时期,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强的潜能和明显的个性。他们的潜能容易被挖掘,而教师就可以借助提问,深度挖掘,帮助他们发挥自我[2]。所以,对于提问设计的创新是必要的,通过课堂的提问,可以在师生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桥梁。很明显,处在初中这一时期,也只有先让师生之间有比较好的情感沟通,才会对学生的潜能激发有好处。而提问就是能够帮助到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的有效方法,其次,课堂提问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文章有着较好的掌握。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习到尽可能多的知识[1]。
二、提问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设计缺少特定的目的
在很多教师的认知中,语文教学的提问是一项任务,而且是不被重视的。教师们没能意识到提问对于提高学生思维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选择草草了事。事实上,在教师给出的问题上,只有一种设计,这样的提问让全班学生来回答,并不会提高教学质量,反而湮没了学生的个体价值。提问的目的不明显,会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无法给出正确的回答,只能匆忙回答,这样的提问失去了它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比如,在教学《望岳》这一诗词时,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感悟,以及为何有这样的感悟,目的明确后,在课堂教学后有目的反问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才会让学生印象深刻,课后的复习也能感悟其中,比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翻译内容的效果要好得多[2]。
(二)提问设计毫无逻辑
有些教师迂腐的认为,在课堂提的问题越多,学生们就学的越好,曲解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他们往往设计很多看似有依据其实毫无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只会占到学生们思考的时间,将他们训练成不会自护思考只会机械式的回答特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也很显然,远离了实际教学的要求。另外,有些教室为了彰显自己的学识,会提出毫无逻辑性的问题,让问题复杂化,学生们也会陷入走不出来的困境中,这样的提问设计虽然有创新的影子,但是对学生理解文章毫无帮助,不该运用[3]。
三、提问设计创新的策略
(一)角度创新
通常情况,教师们的提问角度是被束缚住的,往往是写作技巧、中心内容之类的,长期下来,学生会根据这类问题找到答案的模式,不会主动思考,只会“套公式”回答。所以,为了拓展思维,在提问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思考问题的角度,创新巧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成长。比如《孔乙己》中的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本不该同时出现“大约”和“的确”这样的修饰词语,但是这种情况出现必然表达深刻含义,教师就可以从这个家督进行提问,两词是否矛盾?这样写有何好处?提问独特才会引发学生的深思,通过全文分析,才会获得正确的解析,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让他们多样思考,思考的空间广大,得到的答案会更加全面,学生们也会主动分析思考。
(二)启发效果佳
语文学科与其他注重的方向不同,它需要学生对文字的领会和感悟。因此,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会对学生的思维有帮助,可以从根本上帮助他们理解整篇文章。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根据题目提问:为什么作者不能忘记的是背影,而不是其他?这样的概念性问题引发全文,和主题联系紧密,会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们想读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理解,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感悟。因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他们可以自主思考,他们对于背影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加上可以与实际相融,让他们思考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与文章作对比,也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更好的理解文章[4]。
(三)循序渐进
提问设计的创新不可一蹴而就,在进行提问时,教师要选择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思考。例如,在学习课文《孔乙己》时,为什么不是一开头就出现孔乙己这个主人公呢?而是第四段才出现?这时,就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在那样的时间内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含义所在。学生就会想到既然没有一开始就写主人公,那前三段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呢?这样循序渐进的思考后,学生就会明白作者的用意就是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类似这样,一点点的加深难度,会激发他们想要解决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知识[5]。
结束语
综合全文分析,可以知道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创新型的提问设计师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借助这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刚好的理解文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不足。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加深自身的语文情怀。教师采取多种角度、启发性和循序渐进的方法全方位的为学生学习语文作好的基础提问,巩固课本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45.
[2]彭红云,汪志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研究[J].江西教育,2018(03):23-24.
[3]蒋晓娟.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6):83-84.
[4]罗秀诚.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249.
[5]汪滢.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科研, 2016 (12)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