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其中语言能力就包括语言的习得、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学生语言的习得以及运用能力上,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力。而事实是积累后的沉淀才能实现厚积薄发,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能力,也就是本文所探讨的词汇教学,也将成为我们新时代语文教学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词汇
前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说话支支吾吾、含糊不清、畏首畏尾;写出来的作文也是语序混乱、词汇干瘪、缺乏真情实感。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词汇的匮乏,“肚子里装的墨水含量太低”,大脑中储存的信息量太少。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运用之“米”,自然表达能力低。那导致学生词汇匮乏呢?接下来笔者先重点就此展开论述,继而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词汇教学。
1、结合文本,让词语意思清晰化
每个词语所生存的环境是所在的课文,对词语的意思,我们不能简单地凭借工具书去理解,而要把词语放到文本当中去理解,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获得对词语的感悟。常言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悉心推敲、比较、品味文本用词造句与作者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才能让学生滋润在人文精神的知识海洋里,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特别是对文章关键词语的品析,足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牵一“词”而动全“篇”的功效。所以,我们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从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揣摩词语的意思,即“联系课文”或“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样的词语教学让学生从功效、感性方面去体会,胜于从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去理解。
教学《荷花》课文中“翩翩起舞”一词,以词解词,全班学生都明白该词的意思,(张望: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但学生不会明白文中“翩翩起舞”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在跳舞的荷花。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想象,深入文本体会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师:课文中说的是谁“翩翩起舞”呢?
生:我、荷花......
师:我为什么“翩翩起舞”呢?
师:到底是荷花在“翩翩起舞”?还是我在“翩翩起舞”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我和荷花都在“翩翩起舞”!因为读到这里,我仿佛身临其境般,自己也想成为一朵美丽的荷花呢!
如此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学到了理解词语的方法。
2、反复品读,融会贯通
教师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亲历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内化语言材料,触动学生心灵,深入探究词汇在文本中的意思,所承载的情感,同时也能举一反三地运用词汇于生活,使词的意思逐渐清晰明了。比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斩钉截铁、声色俱厉”两个词语的意思,就开展了如下阅读教学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读叶欣斩钉截铁说的话。“让我来吧!”意味着什么?
其次提问:同学们,这句话你们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谁来尝试一下?为什么?(很多学生第一遍朗读可能无法读出斩钉截铁语气,但是在反复尝试读后,语气自然也会变得肯定和坚决。)
......
待学生读后,我们再引导学生读: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理解“声色俱厉”。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这段的末尾有一段叶欣的真实想法,好好读一读!(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提问: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何感受,有没有想说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体会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体会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最后让学生用“斩钉截铁、声色俱厉”造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3、课外阅读,积累词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读书,并且读书速度也快,小小年纪就阅览了几百本书籍,种类也是纷繁错杂,但是表达能力依然不佳。其原因也是在于缺乏有效的词汇积累。大部分学生都是一目十行的看书,了解书本大意即完事,对于书中的好词好句概不关心。显然这样的阅读对学生帮助并不大。鉴于此,笔者就会建议学生在课后阅读时学会手、脑、眼并用,用眼睛发现文中的优美词句,比如修辞手法用得好的句子,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动手圈出好的词句,并且适当摘抄;用脑思考这些好词好句好的原因?我们可以如何运用,用在哪些地方?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把优美句子进行分类整理,比如描写四季的句子为一类,写人的句子为一类,以此实现高效率语言积累。
结束语
学海无涯,教海更无止境。词汇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好词汇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小学阶段的词汇教学更是学习生涯的重中之重,我们教师当不断创新词汇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让学生会认识词汇、会写词语、会运用词语。
参考文献
[1]孙良娟.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9):36.
[2]杨慧.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3):4.
[3]语文课离不开“家常菜”——谈小学语文教学[J]. 赵琳博.才智 2017年15期.
[4]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有价值引导[J]. 李中华.好家长 2015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