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已经成为除了书本知识教育之外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通过教育活动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一理念,我校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习名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建构出了“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独学探疑→互学互助→展示提升→整理建构→应用反馈)。
关键词:自主五步;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已经成为除了书本知识教育之外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通过教育活动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一理念,我校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习名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建构出了“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独学探疑→互学互助→展示提升→整理建构→应用反馈)。教师注重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并能够主动探索新知。在独学探疑和探展示提升环节中促进学生思维升华,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课堂改革的推进,我校从以下几点入手,成效显著。
一、培养学生兴趣
“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促进其自主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预测和把握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努力的程度,巧妙引入具有激励性、不使学生丧失信心的、适度的“困难”或“问题”,维持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时,教师应适时介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克服困难,调整材料,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二、创设情境,促进知识迁移
“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中情境创设环节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迁移,与个体理解世界的经验解释相一致,带有真实任务,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之间产生连接的环境。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情境。学生深度学习意味着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就要求即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又要深入了解新的情境,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教师为学生提供贴近其真实生活、有一定复杂性、带有真实任务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生成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的问题。由于大多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只有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情境的理解和促进建立知识的迁移。另一方面,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还应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需要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高阶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度学习促进课堂教学
“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发放导学案,学生就对新课知识做出相关的预习和了解,对课堂学习内容大胆提出质疑,在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引导,通过互学互助环节学生相互交流问题,在展示提升学习后进行学习整理建构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深度学习与“自主五步”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不仅将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也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对象,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深度学习实质上是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也是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需对已激活的先前知识和所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和精细的深度加工。孤立、零散、碎片化的知识表征方式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有意义的整体感知,不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和质疑以及深度学习。课程作为学生习得知识和经验的载体,“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整理建构课程内容有利于获得整体性经验,为学生深度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应注意课程的统整。首先,教师应与学生协商,共同寻找现实生活中具有个人或社会意义的问题,促进课程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和经验整合,从而使学生将课程经验整合到自己的意义架构中。其次,以知识的脉络组织课程内容,打破各领域的界限,将孤立的知识经验连接起来,生成主题网络,组织与主题有关的学习经验、课程知识或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以整合的、情境化的方式存储于记忆中,在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下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并调整原有认知结构,进而对建构产生的结果进行批判和反思,形成自我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内容进行不断认识和建构的过程。“自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中,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能力继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上创设情境,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提高了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教育科技出版社,2014年2月第1版.
[2]陈立.重构高效课堂[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