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基础教育

浅谈基础教育

作 者:刘林宁 (潍坊滨海中学,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 262737)

一直以来教育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而基础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甄别与选拔。随着社会的革新,我国教育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但基础教育的改革不应该只停留在教育体制的创新上,也应该兼顾各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以及阶段间的衔接上。
虽然在变革,但现阶段我国的人才选拔更多还是以各种硬性的考试为主,使得大众潜意识中更加相信和认可这种传统的选拔模式。在这种大趋势下,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教育评价必然还是以考试为主,以成绩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同化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应有的发展目标,从而忽视了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学生不会思考,死学习的现状,基础教育的体制革新就应该站在长远的发展角度上,量阶段而行,初级阶段的目标应该高一级阶段的教育做准备。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最基础的阶段,应该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为重,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课程的安排在保证基础认知知识的同时应该侧重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孩子好奇心跟探索精神。舞蹈,演讲,辩论以及传统六艺等以往课外培训的引进也未尝不是方法之一,尝试多样化小学课程,教师招聘方向多元化,将以往学生的课外特长班引进小学课堂,一方面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减轻学生课外的学习压力与学习任务,更重要的目标是让孩子在童年阶段快乐的学习,保持着求知的劲头和对未知的好奇心,为初中阶段打好基础。
初中阶段的孩子成长进入青春期的敏感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认知能力,教师团队的打造也应该更多地考虑有无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背景,在能引导学生学会分辨是非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谈学习,谈发展。扩展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感恩精神。同时,这一阶段是为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做准备的一个阶段,在注重培养学生精神素养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延续小学阶段的学习劲头,在此阶段中养成重视时间,讲求效率,查漏补缺,巩固强化的学习习惯,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高中阶段孩子的思想认知相对成熟,面临人生转折点之一,最需要的是展开对各学科知识的积累与扩充,所以这一阶段教育目标的重点才应该是知识的学习。所以高中阶段的教师团队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甚至更为广阔的眼界与见识,真正地做到师者先知。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保驾护航中,才能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甄选提供最大的后备资源。除此之外,高中阶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职业的选择,所以这一阶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应适当地考虑对高校不同专业的就业领域进行普及,便于孩子及时确定未来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也为高校的择优做准备。
基础教育的每个阶段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应为下个阶段做准备,虽然教育改革道路漫长,但只有各阶段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我国教育上大的突破。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教育的改革,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形式,以各自的教育目标为准则,应该有区别地多样化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