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分段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分段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作 者:杨 荣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实验小学 437200)

摘   要:写作本身就是学生经历和情感的倾吐,缺乏经历,写出来的文章也大多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所以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写作水平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方法也必须变化。正是基于此,我们也有学者就提出了要在小学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分段训练,以让每一个阶段的教学都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分段训练;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所谓分段训练模式其实就是基于小学生年龄特点,按照小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和词汇基础来对学生进行一个阶段划分,使语文写作训练能够更加有据可依。通常我们都是将小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划分为三阶段,其中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针对不同阶段,其写作训练的内容、目标以及方式方法都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下文笔者就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分段训练模式的依据
因为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后才开始进行系统化的语文学习,所以在阅读方面能力严重不足,在写作知识上更是基本为零。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生在对各种中外名篇的阅读中,开始积累相关的文体知识、语言知识、文字知识以及相关的写作知识等,并用其对写作实践进行指导。写作知识的增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是经过低、中、高这三个阶段的积累而实现的。
2、分段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生字词识别量予以提升积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以及灵活的变动句式表达,以语文基础能力的提升去锻炼学生全篇写作的能力。比如,课文《揠苗助长》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多进行寓言故事的阅读,通过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懂得如何去进行整篇文章的布局与写作。
其次,中段学生,教师则需要学生能够对段落大意进行划分与理解,对写作的修辞手法要有一定理解,进而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展开强化训练,而种种训练内容是都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如何组织文章语言,写出优美语句。比如在讲解《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通过对文章中的众多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而学生经过对各类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后,在教师所布置的以“家乡的美景”为题的作文练习中,便能够有效深入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而让文章层次感增强,语言更为生活。
最后,对于高段学生,则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概括主题思想,在模仿中实现创新,具体写作中要对所写文章的文体与主题十分明确,对自己的写作核心要准确掌握,在写作提纲的引导下展开更为严谨的写作。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通常已经有了自己对写作、对生活的初步认知,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写出来的文章本应该是具有真材实料和真情实感的。所以,除了要引导学生概括主体,把握文章整体结构之外,更重要的是强调文章情感。 
比如讲解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便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学习文章中的主题立意与段落布局,从全局考虑去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确保提升高年级段学生所写作出来的文章有一定的可读性。
又如学习了《我最好的老师 》后,要求学生写一写“老师”这一类文章。当然我们可以不限题材,让学生自由发挥,灵活创作,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分段训练指导方法
3.1加强因材施教
分段教学指导的内容比较多,在指导和落实过程中要从现状入手,只有做好教学评估工作,才能促进整体进步。学生在写作中兼顾到人和物等因素,要了解作文内容,根据此类教学指导可知,在写作内容评估阶段,要具备丰富的素材,只有提升语言积累能力,才能满足教学指导要求。例如在情感教学指导中,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完善题目,只有鼓励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保证文章有生机和活力。此外学生写作中的人和物的表达为了更具体和清楚,需要重新对作文认识,从这类写作中得到启发和教育。适当的教学指导能丰富语言积累能力,如果写作教学不具备情感,则导致文章比较生硬。
3.2重视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的提升对教学指导有一定的作用,在指导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指导,低年级学生要作文写作以减少错误为主,要保证语句通畅。高年级学生则要重视积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能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包括成语、名人名言和时事新闻等,素材的积累也是作文写作的关键。素材的积累是个长期过程,在指导阶段,学生关注度比较低,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注意力转移,需要刺激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3.3发展思维能力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学生能积累一定的词汇、诗歌等,在现有教学指导中,进行句子和段落的训练后,在现有教学基础上进行指导。日常指导中,学生接触到阅读教学,在指导和评估阶段,要掌握词汇和句子等类型,例如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积累存在欠缺,则要将精力放在解说上,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词语。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适当增加课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此类分段指导教学模式优势突出,在后续分析阶段要按照指导要求进行,提升可行性,如果存在指导模式不合理或者其他问题,则造成消极影响。
结语
总之,分段式训练的提出实则是为了让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能够满足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的能力变化的需要,同时也更能够让教学变得有针对性。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分段式训练模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但是分段式训练是按照学生年级来划分的,以逐层递进的形式进行训练,这显然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如果无法将各阶段的关系处理恰当,分段式训练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努力做到各段知识自然衔接,循序渐进,方可不失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先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1).
[2]杨海虹.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