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等成为各学科的改革重点,进行课程整合也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最新方式。科学技术对教育有巨大影响,并能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本文分析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课程整合,提出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科学课程;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主要是针对各个学科分裂、联系不紧密的现状而提出的一个解决策略,课程整合就是将两门或以上的学科作为一个教学整合,促进教学内容及结构的变化,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体验,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因为起步比较晚,因此,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慢慢完善,并要找到相应的整合策略,使学科既独立又融合。
一、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课程整合
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进行课程整合是为了改变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之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增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两个学科之间的整合却是一个较复杂的工程,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就可以完成的,也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及指导,在共同努力下,将两门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让学生将这两门课程成功地联系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的能力,而且要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率,要想将两门学科进行整合,必然要找到小学数学及小学科学之间的联系,才能将其有效地整合起来。小学数学给人以抽象的印象,同时也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而对于科学来说, 体现了生活的奥妙, 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课程,将两门完全不一样的课程整合在一起,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方法探析
1.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整合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只有在适宜的教学目标支撑下,教师才有可能挖掘到教学内容中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实践,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并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的方式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关注科学知识,也要关注科学素养中的其他成分,注重各方面目标的整合与平衡。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艰苦的,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设计思路,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知道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正确定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并适时地精心指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层面。"精心设计问题"可以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其他群体,但无论问题来自哪里,都必须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符。同时,强调在有限的课堂上更要精心设计一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价值的真实问题,教师的精心指导是学生原生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为了保证指导的适时、有效,教师要对探究中显现的问题高度关注,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才能在必要时给予适当地指导。指导重在启发,最好是在教师的"巧妙"提示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
2.适应应用课堂评价,是促进小学数学课程和科学课程深度融合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科学、及时地引入"评价",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体现学生"发展性"的重要体现。如,课堂评价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长期的学习发展"为最终目的,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关注学生发展的切身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对于他们的新发现多给予肯定,因为教师的一个小小的表扬或批评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数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它的首要价值是能够被应用于现实世界中发生的问题上。数学与科学的结合成为了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近代科学的发展,是同数学方法的应用和发展紧密联系的。数学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这在应用数学中表现得非常具体和清楚。
3.加强联系与沟通,是小学数学课程和科学课程的融合
要想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单凭一门学科来完成会有很大的阻碍,所以需要各个学科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要实现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之间的良好整合,就需要数学教师和科学教师密切地进行交流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整合注意的问题
1.确定适当的整合学习内容和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确立适当的整合学习内容和问题非常重要。充分考虑到"数学"和"科学"两门课程的特点,尝试进行让学生"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改革,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自主获取各类教学信息。运用直观演示、设疑导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中探究磁铁两极的磁力大小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提高其数学素养。
2.整合学习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程的加速,"微课""翻转课堂"出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确认,强调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流程,融合、创新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学生和教师共同开发评估标准。这些课程环节都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空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从真实情境中学习来自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路径是开放的,其探索结果也是开放的,从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整合"是课改中的一种新思路,新一轮课改特别强调各学科都要力求与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是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整合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通过整合生成出新的体系,是学科教学强大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曹志强.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与教师能力素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6,(10).
[2] 吴维红.浅谈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之间的整合策略[J].教育科学: 引文版, 2016,(07) .
[3]刘子成.浅论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整合策略[J].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20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