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财富和文化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其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让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本文通过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以促进小学语文正常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
引言
传统文化知识的核心是道德教育,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和文化风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博大、历史悠久的特点,内容包含除了儒家文化外还有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一、传统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把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基础文化教育。如在讲授完柳宗元的《江雪》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柳宗元的坎坷身世,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向学生传递柳宗元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大无畏精神,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逆境和挫折,帮助学生树立坚定自己人生信念的决心。传统文化知识中有许多关于崇尚道德和注重人文素质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如在学习《舍生取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文内容和作者的简介,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和个人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优化语文教材,进而在有限的课本文章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小学语文教材简单易懂,在教材中蕴涵着丰富民族美德,教材中选入的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感受传统文化。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语言优美,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进而在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如学习《中国茶》时,教师可以深挖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课文内容,把握课堂时间,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社会资源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性、鲜明民族性和稳定性的特性,把传统文化渗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习中,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品读鉴赏传统文化。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和归属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特定内容,要结合社会资源,挖掘社会资源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论语十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网上搜索与孔子相关的资料和论语并进行研究,然后结合传统时令文化给学生讲解相关的诗词。
3.创设传统文化知识的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知识教学的氛围,如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设置传统文化专栏,把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写在上面。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用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典故诗文作铺垫引入新课,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或者影像资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所学知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传统文化。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经典视频动画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传统者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练习用毛笔写字,在教学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把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进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4.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中也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在中秋赏月、春节团聚等。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传统节日进行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猜灯谜、对对联等民俗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传统节日中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身就可以作为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教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深刻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重阳节可以给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有关的风俗习惯。在中秋节组织学生朗读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通过组织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在传统文化知识中,有些知识比较深奥难于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一些先进仪器给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理解传统文化。如学习《忆江南》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江南的春景,并伴着音乐进行朗诵,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而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初中历吏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5):59.
[2]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