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张国安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 737202)
大
中
小
摘 要: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主要表达发散性的思维。思维导图作为有效的思维工具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被广泛运用。思维导图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因此在各科教学中的应用占有很大的比重。小学语文学科是初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就是本文要探寻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一般以一个中心主题作为焦点,再围绕这个主题向四周放射分支,分支大多由语文相关内容的图形或是关键词语构成。用人类大脑中的脑神经分布来形容思维导图的形状再合适不过了,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促进大脑的分析能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发挥许多优势。
一、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中的应用
(一)应用价值
孩子在小学阶段思想正处在启蒙的关键时期,还没形成思维定式,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思维训练有益于今后的发展,而阅读可以作为思维训练的开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获取知识、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质。当前新兴的阅读模式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语文知识素质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在思维导图的助推之下,这些促进作用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表示方法,融合了图形、颜色和文字。融入了图形、颜色等元素的知识不再单一枯燥,学生的关注焦点很容易就被这些可视的、直观的图形吸引,更有利于学生记忆相关的知识点,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思维导图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适宜群文阅读教学,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一个关键点为中心糅杂各种知识。思维导图能有效地将抽象化的思维转化为具象的产物,对学生的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都有显著的提高,还能促进学生左右脑思维的平衡发展。
(二)应用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选择阅读材料,这也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前提。目前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是以一个单元的主题为中心,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里面的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这些文章的主题都与科学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出"知识网状图",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应用思维导图。根据"知识网状图",学生可以从这几方面对课文进行预习:作者的写作目的、重点段落的大意和文章的中心主旨。在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文章,学生就能较为快速并且清晰地理清每篇文章的思路,然后进行深刻的解读,从而体会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终掌握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也为写作同类主题的文章奠定了基础。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引用
(一)思维导图助选材
作文一直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生活经验不足、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小学生来说,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作文可以算是很难得事情。小学生的脑海中积累的写作题材屈指可数,面对写作,学生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事,那几句话。学生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几乎绝大部分的小学生都过着"学校-家"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如此循环往复,让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也就不会对周围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情认真观察。长期下来,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教师就要针对学生无从下笔的情况来展开语文作文教学,帮助学生思维裂变,形成发散思维。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让学生写观察日记,也就是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教师就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来绘制"知识网状图",以"身边事物"为中心,然后带领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回忆。若学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先讲一讲最近发现的新植物、最近见到过的小动物、最近放学回家的路上新开的小卖店等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发散思维,对于写作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题材,找准了写作的方向。
(二)思维导图充实写作内容
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讲解作文写作时许多学生能表达很多内容,可是一到下笔写时就只能泛泛而谈,没能把在课堂上表达的内容写进自己的作文中。解决此种情况的有效方法就是应用思维导图。灵感是转瞬即逝的,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会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写作灵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先从思维导图中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题材,然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对所选择的题材从细微之处进行发散,发散的分支可以运用关键词进行记录。这样就能有效捕捉学生的每一个灵感,如此就可以完整地构思出自己的写作思路,然后按照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就能使自己的作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结语
在小学语文各个环节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能辅助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目前思维导图主要应用于小学的阅读和写作两大模块,教师其实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加强思维导图在语文其他模块的应用。此外,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不同学习特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应用与其相适应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应用思维导图于语文教学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完善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 (上),2017(08).
[2]王晓楠.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3]康绪清,韩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8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