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用同一实验装置探究五个力学实验

用同一实验装置探究五个力学实验

作 者: 顾建华 (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064000)

 摘   要:用同一实验装置做多个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装置;小车;砝码;打点计时器;长木板
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天平。 
 
 
 
 
 
 
 
 
利用这套器材可以做以下五个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原理: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加速度。
(1)如图所示:
 
 
 
 
 则vn=■。
(2)求物体加速度的方法
①"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图所示:
 
 
 
 
a1=■,a2=■,a3= ■,然后取平均值,即 a=■,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精确度。
②"图象法"求加速度
3.求出纸带上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画出v-t图线,直线的斜率即表示加速度。
4.本实验可以不用平衡摩擦力。
实验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
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M不变,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牵引力F,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a -F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便证明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再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a与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 a -■ 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误差分析:①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平衡摩擦力
实验三: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原理:
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点的距离为L.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ΔEk= ■MvA2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mgL算出.多次测量,若W与ΔEk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
误差分析:①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平衡摩擦力
实验四: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
 
 
 
 
 
实验原理: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点的距离为L.小车和砝码系统动能的增加量可用ΔEk= ■MvA2+ ■mvA2 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小车和砝码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可用ΔEp =mgL算出.多次测量,若ΔEp  与ΔEk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系统机械能守恒.
误差分析:①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平衡摩擦力
实验五:验证动量定理
实验原理: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再算出纸带上计数点A到计数点B的时间t.测出小车在A点B点的瞬时速度。小车动量的变化量可用ΔP=MVB-MVA 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小车所受合力的冲量可用I=mgt算出多次测量,若I与ΔP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量定理.
误差分析:①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平衡摩擦力
这5个力学实验在课本必修一和必修二。做好这些实验可以使学生从匀变速运动规律过渡到牛顿运动定律;从牛顿运动定律过渡到动能定理;从动能定理过渡到机械能守恒定律,还可以体会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积累效果。能使学生的认知从运动学观点过渡到能量观点。用同一实验装置做这5个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