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 者:于小卫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宋村小学,山东 威海 264403)
大
中
小
摘 要: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进行有效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丰富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还需教师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情境;兴趣;评价
前言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简单,内容清晰。所谓阅读,就是读文章。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阅读具有强大的信息搜集和储备功能。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形成基本的阅读素养,有助于学生个人语文学科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认知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学习兴趣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学的艺术远远不限于教师传授本领的基本技巧。而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唤醒,学习细心的鼓舞以及学习行为的激励。兴趣,是小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有效的方式,给学生创设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积极与文本对话,建立基本的阅读兴趣。能够静下心来融入到文字所创设的情境中去,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多重情感体验。
像在讲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和《秋天的雨》这样描写景色的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季节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体验文字所描述的情景,在真实、自然化的情境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逐渐开拓,自然知识增长,学习兴趣激增。又像在讲解《动物王国开大会》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有关于森林之国的纪录片。让学生在纪录片的观看过程中,了解动物王国的成员,了解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选择动画版的动物王国类视频资源,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根据视频头脑风暴想一想,"动物王国开会有哪些动物会到场?他们开会的内容是什么?最终由谁做决定?"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促进情境交融,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理解过程更加简单。
二、科学提问,促进文本互动
科学的课堂提问,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课前做好课堂问题的预备工作,借助科学有效的提问,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摆正课堂教学的方向。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深入,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阅读题目提问,激发学生参与思考的兴趣。课堂导入,对于课堂教学过程有重要影响。在课堂的开头利用有效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能够让接下来的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满足学生探究阅读文本的意愿。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章的题眼,借助题眼巧设问题,让学生对这一题目下的文字具有期待。
像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题眼提出"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小壁虎能不能借着尾巴呢?在借尾巴时,小壁虎会怎样向他人发出请求?"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思考这些问题,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去构建问题的答案,能够在进入文本之前与文本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之后的阅读过程更加顺利。
其次,教师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有效提问,让学生思考文章内容和结构。语文课堂的亮点和独特的味道,在于文章的关键词句。通过有效的朗读快速理解,发现文章主旨,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文章中难懂的词句有效提问,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将较难的理解任务转变成为较小的理解任务,使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像在讲解《带刺的朋友》这一课时,"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就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这一句中的"诡秘"是描写刺猬爬树的形象之词。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个诡秘说明什么?"的问题,从而了解刺猬具有小心翼翼、警惕性高的特点。借助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朗读这句话时,降低"诡秘"一词的语气。又如"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中的"兴许"也是一个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用了兴许,它有哪些近义词?"的问题促进学生关注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有利于阅读教学精准度的提高。
三、积极评价,促进个性化阅读
利用课堂评价激活阅读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与文本互动之后,获得个人阅读成果。借助课堂评价,激活学生的阅读情趣。让学生在更加积极开放、和谐的氛围中参与阅读学习,有利于其个人阅读学习效果的优化。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且发挥着独特的魅力。积极的评价,能够让小学生获得阅读学习的满足感,并建立更长期持久的阅读兴趣。消极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造成不可弥补的阅读学习心理问题。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激励评价原则。本着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评价中,发表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发展。
像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着眼于写景文章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讲述的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矿产,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借助学生的表达,自然而然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像"作者是按照什么结构来描写小兴安岭的?"这一问题,有的学生发现"时间先后顺序"并快速说了出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快速发言,给予"反应很快,真棒"的回应,促进学生倾向于课堂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发现分总、总分结构,教师要给予"思路很棒"的回应。如果,鼓励同学们相互评价,让课堂更民主,提高阅读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关注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自由的交流,达成情感熏陶的目的,使学生享受阅读学习,感受阅读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林玉娟.小学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措施[J].文存阅刊,2019,(22):120.
[2]周业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2019,16(34):94.
[3]倪春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73.
[4]卢小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读与写,2019,16(3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