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策略

作 者:孙长静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一中学,安徽 淮南 355500)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重视向学生提问,但是却普遍的忽视了启发和培养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能力。长此以往,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得不到有效发展,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形成。本文简要指出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的现状,然后详细讨论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提问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动提问;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在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课程目标中曾明确指出:教师要侧重提高中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分析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简称为"四能")。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毕竟往往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懂得提出问题才是形成创新意识的第一步,它可以有效的激发出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是采用传统在课堂中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只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数学知识,很难主动提出数学问题,造成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局限。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成为了当前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提出问提的因素分析
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因素是来源于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使得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会忽视"让学生提问"的教学环节;还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即便听到了学生的提问,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就会将学生的问题搁置一边,不予理睬。
另一方面是源于部分学生内心存在心理障碍。很多学生在提问时没有掌握恰当的提问方法和技巧,有些学生会担心在课堂中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还有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而被其他同学笑话。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提问意识逐渐淡薄,甚至于再没有问题。除此之外,提问环境的缺失也是影响学生提问的关键因素。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习惯于回答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意识要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向教师提问。有些学生只有当遇见难题,才会主动向教师或者家长求助。由此可见,影响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形成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知识也是如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快速的掌握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创设课堂提问环节,通过设置疑问将学生置身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和冲突当中,充分诱导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疑问,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椭圆焦点在x轴上的标准方程,即x2/a2+y2/b2=1,(a>b>0)后,教师可以设置:"如果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椭圆的标准方程又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识,有些学生会提问:"此时的c2还是否等于a2-b2呢?"这个过程就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主动提问意识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提问的兴趣。
(二)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提问的途径
在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所提问的问题价值都不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提问的途径和方法。要想启发学生提问,最关键的还是要使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形成的条件以及形成的过程当中提出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还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另外,对比和归纳也是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提问,并且提出高质量的数学问题。
比如,教师在向学生渗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中的错位相减法这个思想方法时,可以带领学生结合一道实际的例题来详细的推导错位相减思想方法的应用,学生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疑惑,如:"为何会产生相同的项?为何消去相同的项之后,恰好头、尾各剩一项?"然后与同学、教师之间交流,完整的完成整个推导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体会到错位相减法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和本质,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认知与理解,当学生再遇见相类似的问题,自然会主动的利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三)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提出问题
大部分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怕自己不经常向教师提问而不被重视,同时又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太浅显而遭教师斥责,所以他们宁愿不去提问,但是这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以鼓励和肯定的态度去引导学生多多提问,在学生提问之后给予耐心的解答,并以亲切、关怀的语言去感化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形成提问的信心,从而主动、大胆的向教师提出问题。
例如,当学习完《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出题考考同组的成员,这样既检测了其他同学对于这些量词的理解,又加深了自身的应用程度。有些学生设计如下:"下列语句是命题吗?(1)与(2)有何关系?(1)x>3;(2)2x+1是整数",取得了良好的提问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创设教学情境、结合教学实例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强化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揭可厚.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J].数理化学习,2016,(06):32-33.
[2] 唐爱民.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研究,2017,(12):43-44.
[3] 胡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8,(09):32-33.
[4] 刘丽华. 经验型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调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6,(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