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导学案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讨
作 者:叶志宏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方正中学,广东 阳江 529800)
大
中
小
论文项目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资助项目 摘 要:所谓导学案实际上就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目标,以教师编制的教学方案为基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避免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位,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产物,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根本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夯实基础。本文笔者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导学案"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
前言
"导学案 "立足于研究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情、学力来编制教学案例,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的放矢。换言之:导学案其实也是"先学后教"教学理念的体现。正因如此,探讨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成为了每一位教学者的重要课题。
一、先学后教,设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导学案突出了预习的重要性。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途径,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了解课题学习方向,并且知道自己不足之处,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有方向和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导学案,让学生完成"问题导学"的内容。为了让导学案价值最大化,我们在这只问题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问题能够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原则。物理这门学科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就已经大致认识物理现象,但是并不知物理原理。所以,在设置导学案学习任务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来设计问题。例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导学案中,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山东的"蓬莱仙境"因为海市蜃楼而著名,这些美妙的幻象曾一度被认为是灵异事件,仔细阅读课本,解答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
二是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启发性原则。问题难度决定着问题的价值,问题难度过大,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自信,问题难度过小,容易使学生丧失思考能动性,很多学生容易看着问题对号入座,这就使问题失去了本来价值。因此,我们在编制导学案的问题时,必须将此纳入考核范围,教师在编写问题时要让学生意识到,不看书不行,看书不仔细不行,光看书不思考更不行。比如《怎样认识力》的导学案"问题导学"的一组问题: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_____发生改变。②力是不能脱离__________而存在的。②用力拉橡皮筋可以使橡皮筋变长,骑上自行车用力蹬踏板自行车会越来越快,分别体现了力的什么作用效果?③在家推房门用什么方法最轻松?④当你泛舟湖面时,是谁在推动船在前进?通过精心设计以上几个问题,方可真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二、合作互动,设计课堂"探究导学"模式
导学案不仅应用于课前预习,同时也指向课堂教学。从导学案存在价值来看,我们应该尽可能为学生设计合作探究、合作互动式导学案,促进师生交流,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使其在有意义学习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物理能力。
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导学案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通过具体的学习步骤指导学生有方向地展开学习活动。在这一节内容教学中,笔者主要涉及了课堂导入、新课探究、实验操作、巩固提升四个环节的导学。最重要的是新课堂和实验操作两个环节。在新课探究时,笔者编制了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结论→评估几个板块,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大胆猜想和假设,并且敢于尝试实验,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猜想,最终总结结论,让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中学习了相关知识,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三、巩固提高,设计"练习导学"模式
课后练习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最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提升的最佳途径。在倡导"减负提质"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教师应用导学案设计课后练习也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一是主要作业分层设计原则。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任何一门学科都可能因为学生个体差异,比如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主动性不同而产生学习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是我们教师值得注意的。在设计物理作业时,我们兼顾学生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地进行作业的层次化设计,更容易让作业符合每一个层次学生需要,促进不同学生个性和能力增长,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是注意练习的"精"和"准"。由于90%以上的学习活动都集中在导学案上,因此每一道练习都尤其重要。我们在筛选课后练习时就需要考虑练习的多样性,避免练习的重复性,要让练习既可以精准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比如要和"实战天地"中的练习要有区别,"课外作业"应当比"实战天地"的练习层次更高,在其基础上变形拓展。可以大量选用一些平时积累的经典题型。
结语
一言蔽之,导学案有利于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新时代物理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科学设计导学案,不断探索、创新、反思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让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真正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成为物理教学有力的辅助手腕。
参考文献
[1]李茂静.谈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6):250.
[2]林静静.浅谈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