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乡土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价值探讨

乡土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价值探讨

作 者:张茜瑜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六约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近年来,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开始受到关注。乡土文化资源的定义和发展的可操作性是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围绕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乡土资源;中小学;开发;教学

1、引言
美术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术课程在激励学生发掘自身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当今美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必将丰富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乡土资源的概念
根据文献,“乡土文化资源”中的“乡土”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人们青春期出生或生活所在的地方。“乡土文化”的概念通常随环境和条件而变化。但是,“乡土文化”的面积的一般范围基本上是一般乡镇的范围,最大的也不会超出全省范围。乡土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村庄的自然生态、文化和生态资源,包括当地的地理、风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
乡土文化资源,即是一般是农村乡土特有的资源,与农村资源的概念相似,但地理范围主要是农村地区。在民间艺术中,民间艺术的民间艺术资源往往是混合或等同于本土资源的。事实上,乡土文化艺术是指平民百姓、普通人或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美化环境,丰富民俗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普及。这些富于丰富多彩表现力的地方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主题。
3、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由于乡土资源的开发,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它了解了贴近生活的最直观的历史材料和教材,当地乡土文化艺术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和传统艺术理念,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继承和沟通。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艺术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
3.1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
美术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同时把美与情感结合起来,表现出来。高于生活,但也来自生活。传统的乡土文化资源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合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包括建筑、餐饮、手工等多方面的元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地方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我们身边简单而便捷的材料,激发无限的想像力,将现代与传统联系在一起。
3.2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多元化
过时的、有局限性的教学逐渐不能满足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中小学美术教学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是大胆地用强烈的色彩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敢于挑战创新而不受限制,敢于挑战权威。如何合理取材,发现身边的乡土文化素材,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文化相结合,需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乡土文化、当地材料,科学有效地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这样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宣传和保护乡土文化的方式,而且也可以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多元化。
3.3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和视觉性的。对他们来说,基于个人生活的全面视觉审美教育是一种真实而生动的教育。这样的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发现身边的美。
3.4培养中小学生乡土情怀与民族认同感
在当前视觉文化泛滥的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们正涌向以娱乐、刺激和商业化为特征的流行文化。相反,他们对国家的优秀文化持鄙视或冷漠的态度,导致学生对民族和民族文化的感情呈现出比较弱的感觉。而当今世界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重视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提倡乡土文化的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培养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增强对当地的情感和爱国情操。
4、乡土资源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4.1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最常用的是手工制作,如蔬菜、水果、雕刻、拼字等,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想像力、创造力、表演能力等等。其次是欣赏,如四季变换、收获季节等,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
4.2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乡土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运用在当地文化资源开发中具有绝对优势。根据当地独特的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如剪纸、陶瓷艺术、布艺、印染、影子绘画、编织、刺绣等,在促进各方面的发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参与和完成的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和爱国情绪培养。在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完成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情感的培养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
5、结语
乡土文化蕴含了无数祖先的印记,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民族的灵魂。当地的文化资源应该得到保护和推广。中小美术课程是艺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教学哲学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产物。作为艺术课程的根本目的,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把乡土文化资源的发展与美术课程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将与当地的文化资源充分融合,并赋予其生命力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曾丽娴.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建瓯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版画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山西青年,2016,(14).
[2] 王欢.从乡土文化中挖掘小学美术教学资源[J].中华少年,2016,(09).
[3] 黄建新.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J].辽宁教育,2016,(01)
[4] 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