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作 者:周 帆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镇中学,云南 663703)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要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英语是中学的基础课,英语教学中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年来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了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教改尝试,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它既培养了学生的一般能力,又训练学生的特殊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多年来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了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教改尝试,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它既培养了学生的一般能力,又训练学生的特殊能力。
首先,中学生在初一、初二时就已学过1000多个单词,一定的短语动词和基本句型。这一切都为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供了材料,而且这些材料还在不断地增加,这是在初三学生中展开发散思维的基础。
其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发展发散思维的有利条件。青年学生精力充沛,爱动脑筋,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反应快;有一定的联想能力;好奇好胜,求知欲强,勇于探索。因此教师只需稍加引导、点拨,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能展开。
那么,如何开展发散思维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
1、词汇教学
(1)从“一词多义”来展开。例如have这个最常用的单词,它有多种词义。要求学生说出各种带有have的句子,而且要求每句中have的词义要各不相同。于是学生就开始积极思维。这种思维具有联想的自由性与广阔性。通过这种思维活动,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2)通过前、后缀构词来展开。学生已接触过不少常用的前缀和后缀,当教师讲解了这些前、后 本身的含义及用法后,他们就可展开发散思维,扩大词汇量。如,我在讲前缀dis-时,告诉学生它可加在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否定含义,然后要求学生想出一些带有前缀dis-的词来,有的学生很快就说出一些已经学过的词,如:disappear, discovery;有的学生还联想出disagree, dislike等词来。通过这样的思维活动,学生既扩大了词汇量,又懂得了词的结构和词语的灵活运用。
(3)通过单词组合短语来展开。有许多词具有很强的搭配能力。同一个词可以与不同的其它词搭配构成不同意义的短语。这对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扩大词汇量,复习、巩固已学的词组是很有用的。这类材料很多,现列举几种常见的:
①同一个动词+不同副词,如:take care of, take down, take off, take out 等。
②同一个动词+不同介词,如:look for, look after, look at, look like 等。
③不同动词+同一介词,如:agree with, begin with, cover with, compare with, meet with, fill with等。
用上述各种短语的组合形式,展开发散思维时,“发散点”可灵活选择: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词组的实际情况定在介词或副词的变化上,也可定在动词、名词或形容词的变化上。也可先后定在几个不同词类的变化上。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对单词的用法和词义上的纵横联想,扩大思维的广度,增加思维的深度,进一步加深这些词组在大脑中的印象,增强记忆。
2、句型教学和汉译英联系
(1)通过“一句多型”来开展。同一个意思的句子可用不同的句型来表达,这就为我们展开发散思维提供了条件。例如,要表达“结果”意思的句型就有很多种:
①The question is too difficult for us (to answer).
②The question isn’t easy enough for us (to answer).
③The question is so difficult that we can’t answer it.
④It is such a difficult question that we can’t answer it.
另外,还可用多种不同烦人句型表达最高级、原因、目的、让步、条件、时间、意愿、建议、请求等意思。这些我们都可用来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例如,教师想对表示让步含义的句型展开发散思维的话,就可先讲一个例句:Although he is poor, he is honest. 然后要求学生用其他多种句型来表达这句里的让步含义,发散思维就展开了。
(2)通过汉译英练习中的“一句多译”来展开。汉译英中的“一句多译”可以从同义词、反义词、缀合构词、一句多型等不同角度,多方面进行自由发散思维。这样,思路广阔多向,译句的修辞多样,不但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地掌握、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词汇、句型、语法,把语言学活;而且,如果说是口译的话,还增加了学生听说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要学生口译出:他昨天毫不费劲地做出了那道数学题。
第一个学生译出:He had no trouble in working out the maths problem yesterday.
接着我进一步启发说,这个句子有多种翻译法,谁想到了就可以站起来讲,沉默片刻后,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说出了:
①He had no difficulty in working out the maths problem yesterday.
②He worked out the maths problem without any difficult/trouble yesterday.
③It wasn’t difficult for him to work out the maths problem yesterday.
④It was easy for him to work out the maths problem yesterday.
其中有的句子我自己一时都还没有想到,学生却讲出来了,这就是进行发散思维的结果。
3、课文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是否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发散思维,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备课时,教师应吃透教材,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精心选择、确定好进行发散思维的语言材料;估计好学生思维的发散方向、发散浓度和广度;设计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教学步骤,以确保学生的思维启之能发,发得快、散得开。上课时,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非智力因素,采用各种手段来点燃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打开他们的思路;要允许学生自由发主,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那些发言积极的学生应及时表扬,以激发全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千万不能因为怕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控制不了局面,而在学生的发散思维活动还没有达到高潮时就不适当地限制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这样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抑而降低。但也不要搞疲劳战,每堂课搞发散思维的语言点不宜太多。教师应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在全部学生的发散思维活动达到高潮后,就可停止,使学生感到话虽止而情未尽,瘾未过,让学生留有余兴,为下堂课搞好发散思维埋下火种,这样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积极性就能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陈祥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00,(2).
[2]马寅初,贾冠杰,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