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习作能力的培养要基于学生的生活、思想、语言、技巧,涵盖的面实在大而深,让人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作文紧密联系起来,以教材为依托,精心设计小练笔,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写话。
关键词:读与写;语文;有效教学
于漪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同时也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初中语文的教学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阅读教学和写作二者灵活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果。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从名著阅读中找亮点,让写作有话可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观千剑无以识器,不操百曲无以知音。”这说明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了解名家、名篇在构思、立意、语言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要求学生多读班级中一些优秀学生文笔流畅的习作,让他们从身边的榜样学起,读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精读”和“摘读”。“精读”是指对构思、立意精巧、寓意深刻、语句靓丽的文章让学生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要让学生从精读的文章中学到名家的精髓。“摘读”是对学生更进一步的要求。这主要是要求学生把特别优秀的名篇、名段、名句,以及平时在读书看报时所遇到的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生动词语摘抄下来,再三咀嚼,对其中的含义心领神会,达到熟读成诵。读的时间长了,在学生头脑中就有了各种各样好文章的结构、选材等方面的标准,从而对优秀文章有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这样,他们在写文章时就能见解独到、思维流畅,真正写出自己的东西来。
2、从阅读中体味生活,让写作更具有真情实感
生活是广阔无垠,无比丰富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就必须学会观察。学生观察生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观察,一种是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要“授之以渔”、“授之以法”。比如在教读《背影》一文时,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见过的类似“背影”的人物特征。如奶奶的“白发”、爷爷“松树似的手”、妈妈“黄皱的脸”、爸爸“微驼的背”等等。并且笔者在教学完这些内容后,都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人物来进行了文本仿写和自由创作,又不少学生都写出了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有一天,妈妈的头发爸爸”、“我看见爸爸变矮了”、“爷爷的脸上的周围是一幅画”等等好文章都是他们情感的表达。通过一系列的文本与生活素材的构造,教材与生活的衔接,既让学生更好的品读文本,体会文本中的表达技巧和传递情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真实写作中更有情感表达。
3、在读中悟写,以阅读来促进写作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材,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此笔者尝试了如下做法: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这些写作方法在课文中都有很多经典范例。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范例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相关的写作知识。
其次,通过阅读来实现学生作文立意的深度。语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语言的美丽就是智慧的美丽。学生作文的思想肤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要想使学生作文的思想有深度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使其从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科学的人文价值观;通过对文本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操千曲,观千剑”,在读中悟写,在读中促写,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时上演作文的精彩。
4、让写作中反思阅读,读写结合,畅流开源
通过写作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停。”形象地说明了生活是“源”,写作是“流”,“源”开则“流”畅,“源”塞则“流”竭。阅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是间接地认识生活,是吸收;写作是直接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是表达。教师通过让学生勤写勤动笔,能够使学生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也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阅读和求知欲,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进而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方法指导、技巧点拨和语言锤炼,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对作文的修改、评讲、反思,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让学生读了再写,写了再读,以写促读,反哺阅读,能使学生的阅读之兴更久,阅读之趣更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实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初中语文老师要对此加强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既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实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幼彬.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考:“以读悟写”[J].课外语文,2016(20):124-125.
[2]季玉宝.怎样将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