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作 者:韩宏宇 (扶余市新源镇中学,吉林 扶余 131200)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问题时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从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
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问题时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核心素养之一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例一:应用问题的解决
在讲述平方根的概念时,设置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小明每天步行上学,走来走去的路程分别为x米和y米。已知x和y的和是20米,差是4米。求x和y。”
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当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们开始了互动讨论。他们合作分工,并尝试使用已学的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问题。
首先,学生们列出了两个方程式:x + y = 20 和 x - y = 4。接下来,他们尝试使用联立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消元法或代入法,他们最终得出了x=12和y=8的结果。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平方根的概念,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学会了理性思考、分析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情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激发了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他们共同思考问题的策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和思考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应用问题,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讲述勾股定理时,设计了一个证明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个练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勾股定理。
首先,提供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图形,并要求学生使用勾股定理来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学生们开始通过观察和思考,尝试列出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关系,推测可能的证明路径。随后,他们开始逐步分析和推理。一些学生使用了类似相似三角形、正弦定理等几何定理,来推导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其他学生则选择使用代数方法,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表示为变量进行运算。
通过这个证明练习,学生们在进行推理和证明过程中,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他们通过有效的逻辑推理,详细阐述了证明的每个步骤,并得出了最终证明的结论。
这样的证明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锻炼了他们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推理和演绎,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在证明过程中,加强了逻辑思维和严密性,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通过设计证明几何定理的练习,数学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们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培养了抽象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讲述等差数列时,设计了一个数列填空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个练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并运用启发性方法发现数学规律。
给学生们呈现了一个数列填空的情景:“1、_、_、_、5”。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尝试找出缺失的数字,并推理数列的规律。
有些学生选择使用列式方法,通过计算每个数字的差值来找出缺失的数字。他们注意到每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值都是2,因此可以得出缺失的数字为3和4。
其他学生则尝试使用图形或图表来解决问题。他们将数列中的数字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可以形成一条直线。通过观察图形中点的位置,他们得出缺失的数字为3和4。
这个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学生们不仅仅是机械地填写数字,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找出规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数学发现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数学探究练习,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态度。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积极发现数学规律。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学习,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启发式方法的运用,数学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们通过积极思考、多角度观察和推理,能够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有动力和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设置实际应用问题、证明几何定理和发现数学规律的案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核心素养水平。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好地促进他们的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学超.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2(14):0130-0132.
[2] 王小兰.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读与写:下旬, 2021(2):0050-0050.
[3] 谢晶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学周刊, 202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