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教学评一体化” 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探索

“教学评一体化” 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探索

作 者:梁红兵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6)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该概念充分肯定了改善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揭示了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之间唇齿相依的密切关联。在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形势下,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来指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立德育人教育使命的重要表现,更是帮助初中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信念、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展开分析。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一、聚焦学生需求,凸显学生主体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们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自主意识发挥空间,而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初中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提高以及思维培养均带有鲜明的刻板性、呆滞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培育学生价值观念、塑造学生独立个性的目标始终无法实现。而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聚焦学生的具体学情、实际需要来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以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以兴趣引导学习质量提高、情感体验丰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
比如在《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结合教材内容、生活经验来自主思考与探究以下问题——
①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你现在所处的社会公共环境;
②以十年为分界点,对比你所了解的中国社会十年变化;
③你希望未来能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这些探究问题以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旨在引导初中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体会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及人们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实惠,来感受党对民生的关注,充分体现出了新课改对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尊重。当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与调研时,初中学生的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可以得到有效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想可以得到有效发展、理论结合现实以及以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热情
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首先就需要确保初中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从教学内容层面来讲,以往课堂教学主要是对教材内容的依赖,缺乏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样一来,教学活动便被局限在课内,学生们的思维视野以及学科素养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信息大爆炸阶段,同时也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来丰富与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导入课外教学内容,以此来丰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而保障教学评的一体化进程。
比如,在“关爱他人”内容教学时,以往教师往往是直接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这种常规化的教学过程并不利于学生们的高效学习和兴趣培养。因此,教师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扶不扶》小品,展现主人公郝建不怕误解地扶起摔倒老人,而后巧妙自证清白的故事;而后让学生们围绕“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的话题进行小组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观点总结。在这个案例中,多媒体设备导入课外素材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依赖教材知识的不足,从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传达了关爱他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价值观念。而教师针对学生们的话题讨论进行客观评价与总结,这个过程便是学生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得到建立的过程。
除此之外,在教师也可以在班内设置每日时事发布值日制或在黑板报上开设时事专栏,让学生们围绕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来收集、整合时事资料,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时,一位同学将日本无视国际公约私自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的事件呈现在了黑板报上,而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该同学收集的时政素材,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网络素材以及历史事实进行话题讨论,总结日本排放核污水行为对人类生活、地球发展、海洋生物生存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面影响。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内容便得到了进一步丰富,课堂范围也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学生们的思维视野也实现了进一步拓宽,高效教学和高效学习便有了强有力保障。
三、导入多元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师客观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成长情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改进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初中教师更加侧重学习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核心素养,加之初中学生正处于内心敏感、脆弱、多疑的青春期,其思想、习惯很容易被他人影响,甚至走向错误方向。基于传统课堂评价的弊端以及加强初中学生思想与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开展初中思想与道德教学评价,教师就需要导入多元评价标准与方式,肯定与延续学生的优点,同时对学生的不足给与针对性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自己。
结束语
总之,教学、学习、评价是完整教学活动必不可缺的三个环节,高效的教学、学习与评价对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增长、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和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以学生学情为出发点来选择创新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同时改变以分数定成败、以考试为根本的落后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夯实良好学习生态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宋忠.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2022,(17).
[2]张丽丽.导向·诊断·反馈——论如何以精准评价重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态[J].新课程导学,2021,(1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