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写、评”一体化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 者:李保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康平小学,山东 淄博 255400)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是检验学生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以及语文知识应用水平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看来,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收”与“倾吐”的关系,也就是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写作为阅读积累的素材提供输出窗口。同时,写作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教学评价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延续。由此看来,语文写作教学便是“读、写、评”一体化的过程。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来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便成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读、写、评”一体化;小学;语文写作;有效应用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效应用“读、写、评”一体化模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协调统一阅读、写作和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以阅读为载体、以写作训练为契机、凸显学生在教学评价环节的主体作用,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写作课堂。具体来讲,就是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抓关键词阅读,体会文章写作亮点
高效优质的阅读活动往往能够起到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思维、增长学生语言与情感表达能力的作用,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积累十分有限,这种学情直接决定了小学生在语文文本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重重困难,尤其是阅读那些篇幅较长、内涵丰富的文本,这种局限性将被无限放大。因此,依托阅读活动来辅助写作教学时,语文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而最适宜小学生学情和认知特征的方法就是抓取关键词阅读法。具体来讲,就是依据语文教材不同单元的核心主题、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各个段落中的关键词进行重点把握和分析,而后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在体会文章写作亮点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行文逻辑,并将这种阅读收获应用到实际写作中,以提高作文的逻辑性。
比如,在教学《梅兰芳蓄须》课文时,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蓄、迫”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感知课文,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基于这一目标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标记出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登台演出的细节描写,并思考:①梅兰芳先生在深夜悄悄细声吟唱说明了什么?②抗战胜利后,梅兰芳高兴地剃须行为表明了他怎样的情感?③为了梅兰芳先生抗战胜利后的演出,有的人宁愿站着,这一行为传达了怎样情感?通过对这些细节描写的分析,学生们既可以对文字的浅层与深层内涵有深刻体会,又可以获得情感与情绪表达技巧的启蒙,同时也可以掌握人物细节与情绪细节描写的方法。
二、仿写阅读文本,提高传意抒情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观察周围世界并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能用简单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然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仅仅依靠单纯的阅读或写作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阅读过程只是帮助学生们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将这种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以确保小学生真正获得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在组织学生们完成文本阅读后,进行优秀阅读文本的模仿写作,从而使学生既能够从阅读中汲取文章布局谋篇、情感传达的精华,又能够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加强写作技巧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所思所想、抒发真情实感。
举例来讲,在《花的学校》课文教学时,课文第一段采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了六月雨季来临时的景象,如对湿润的东风进行动作的拟人化处理(走过荒野、吹着风笛),这种景色描写手法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的提高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学生们的生活观察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以这一段落为模板进行仿写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后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进行仿写,有的学生写道“当乌云在天空密布,九月的秋风在楼宇间穿梭,调皮的月光拂过山岗,在万家灯火中低声吟唱”。对课文中的优秀段落进行仿写训练,学生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课文中优秀的写作思路和手法运用,同时也结合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学生们写作积极性的调动、作文人文情感性的丰富。
三、学生指导评价,发展多元写作思维
教学评价作为完整教学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效果与写作水平的评估、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思路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以往的写作教学评价环节,语文教师往往是对学生们的作文写作情况给予分数或星级的评价,而后从中选择几篇优秀作文分享给全班同学,让学生们向其学习。这种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并不能真正发挥帮助小学生改进作文内容与方式、提高作文水平的作用,甚至有很多小学生在之后的作文写作中仍然延续惯用思维与模式。因此,在新课标倡导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改进写作评价时就需要将课堂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交换作文、互相点评,分析其他同学作文中的亮点并予以借鉴,从而培养作为写作的多元思维。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深度融合阅读、写作与教学评价三个核心环节,能够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提升写作内涵、发展语文素养。为此,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三者分离以及单一化、模式化、创造性不足的现状,语文教师就需要树立读、写、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以切实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语文个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磊,吴欣歆,杨丽君.基于阅读的写作:关照情境化与多向度思维的命题探索[J].语文建设,2022,(04):26-31.?
[2]陈美珍.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实现读、写、评一体化——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06):4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