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作 者:蒋立云 (江苏省宜兴市荆溪小学,江苏 无锡 214200)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机械训练,而应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思考解题,强化思维认知能力;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基础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增设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内涵,提高独立解题能力。这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经难以适应。小学数学教学也亟须进行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引导学生多元化解题、因材施教和驱动实践运用三个方面,探讨双减背景下如何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使其掌握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一、引导学生多元化解题,强化思维认识、
面对复杂多变的数学问题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开放性的思维模式,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复合型数学问题,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复合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没有固定的解题步骤,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在组织学生解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方位的试探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思维特征,给予适当的启发带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可以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校园里要修建多边形花坛,让学生计算这个花坛需要的砖块数量。为了计算花坛面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如直接计算花坛边长乘以高度,分解花坛为几个矩形再计算面积,或是在纸上描画花坛形状后剪下来称量面积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善于从整体思考的学生给予肯定,也要提示想要机械拆分计算的学生,试着从多个角度思考。学生可以两人一组,采用不同的计算思路后相互核对,学习他人的思考方法。最终,教师需要总结每种计算面积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明确在不同情形下的最佳解题策略。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展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认知发展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对于学 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直观的数学问题,帮助他们从具体实例中感受数学概念,循序渐进地培养解题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模拟操作、生动的数学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使抽象的数字概念更具体化,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意象。在讲解解题方法时,教师也可以使用更为简单直白的语言,采取步步带领的方式,确保这些学生能够听懂并掌握。此外,教师还要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设计较多的模拟实训环节,通过动手操作模拟解题过程,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四则运算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对乘除法运算还不太熟练。对于这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简单算术题,如计算买冰淇淋需要的钱、分礼物等实际场景题。教师可以组织这些学生进行模拟店铺买卖的游戏,用玩具钱币来运算付钱找钱,通过游戏中的多次实际操作来掌握运算方法。对于运算还不够熟练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复讲解运算思路,并适时进行柔和的提问检验学生的听懂程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进度差异调整练习题量,多设计针对弱学生的加强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四则运算技能。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或课后设计一些较大数字运算的挑战题,避免其失去兴趣,并在多样题型中提高计算能力。
三、驱动实践运用,提高学生动手解题能力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增加各种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和解题。首先,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情境化,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场景题目,如计算购买东西后的找零,规划生日派对所需物品数量等。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一些数学概念和定律,如用不同形状的容器来实验容积计算等。再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从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最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校园生活中的事物与数学问题相结合,利用校园环境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动手计算和解题。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年、月、日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观察日历,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月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校园里的时钟,读取时钟的时间,理解一天24小时的概念。学生可以带着小本本记录自己一天的具体活动时间,计算不同活动所需时间长度,理解时间的流逝和转换。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玩生日派对的游戏,让学生计算自己或同学的生日日期,制作生日贺卡,在游戏中体会日期和月份的转换计算。
结束语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设计开放性和情境化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思考;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要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这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柳祖铎.基于运算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刍议[J].学苑教育,2023(23):14-16.
[2]陈明雅.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3(16):60-62.
[3]庄倩.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1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