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我以童心鉴童心

我以童心鉴童心

作 者:连士美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岩马小学 277214)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班主任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说它是艺术,是因为教育虽然有法但无定法,需要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班主任具有较高素质是班主任工作具有艺术性的前提条件,同样,班主任工作达到了艺术的境界正说明班主任具有较高的素质。
一、以童心理解学生
小学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班主任要具有一颗童心。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而小学生的脑还未完全达到成熟水平,这从以下三个指标可以看出:1.脑重。脑重受脑细胞数量的多少、脑细胞的大小和脑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而这些有待个体出生后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走向成熟。成人脑重平均水平约1400克,新生儿脑重平均水平约390克,小学生脑重达到成年人脑重的80~90%。2.脑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脑细胞之间错综复杂的树突和轴突联系不是一生下来就具备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可见,小学生的脑还有一定的可塑性。3.脑电波。小学生脑电波的主要形式是α波,成年人脑电波的主要形式是β波。小学生常富于幻想,常分不清甚至混淆想象与现实。因而他们天真幼稚,常说错话,做错事。但从人一生的发展来看,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以宽容心接纳学生
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长身体、长思想、长情感、长个性,因此难免会出现错误。对此,一方面班主任不妨用近视眼去看待学生的错误,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另一方面,还要用望远镜去看待学生的错误,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防患于未然;其二,错误发生了,要认真分析根源并指出改正的方向。要做到这些,要求班主任有宽容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荡比惩罚更强烈。”教育实践中因为宽容带来心灵震撼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多采用赏识教育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种学生在我们职业学校尤甚。我认为转化问题学生可以采用赏识教育,主要从下面两方面进行:
1、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至于“破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摸清底数,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2、谈心是赏识问题学生的重要手段。采用赏识教育与差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也可以让他们谈谈他们的成长经历,或者是心路历程,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任何问题讲究一个“法”
实施人性化教育,我采用的是班级软管理。软管理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好学生中的“小团体”。当班级运行半学期左右时,学生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小团体”。深入到学生中,我发现,这些“小团体”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如果能够加强引导,必然对班集体的形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①把握每一个“小团体”的“领袖”,并把适当的班级工作交给他们去做。我班有一个“小团体领袖”学习纪律等表现均不佳,却在同学中有号召力,我便让他当纪律班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实,每个人都有想成为好人的愿望,如果引导得好,以之为契,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小团体”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②把握在“小团体”中有交叉的同学,让他们成为“桥梁”,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小团体”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配合学校的硬管理,运用一些“软管理”办法,效果还不错,如今已营造出一个自律、和谐、有凝聚力的“家”——班集体。
五、善于与家长沟通
1、重视每次家长会,尤其是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基础。
2、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首先应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学生家长的朋友,尊重对方,沟通起来就变得容易;其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老师们为孩子做的工作等,最好拟一个提纲。这样,家长会产生一种感觉: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很细致、很认真负责。这在感情上拉近了距离,容易沟通。最后还应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通过倾听,可获得许多有效的信息,如家长的教育态度、教养方式、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据此诊断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讲究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家长在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对学校教育支持配合等方面有差异,在接待不同类型家长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第四,举办家长学校,定期邀请有经验的家长进行育子经验介绍或聘请教育专家学者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以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能使老师和学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样,没有管不好的班级,只有不懂赏识教育的班主任。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埋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更多地采用赏识教育,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脸上总是充满微笑,总是充满自信,让我们的班集体充满和谐。这样,我们才会抓住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自己的工作才能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