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做好成教社会培训工作,做有质量的社会培训,不仅是提升我区成教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区构建有质量的鄞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一年来,我们善于合作,敢于拼搏,各项工作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013年,完成各类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中式面点师159人,化妆师64人;农村劳动力培训——有机蔬果栽培60人;双证制培训120人;预备劳动力培训42人。另外还有企业安全生产、家庭教育、健康养生、文明礼仪、科普知识等培训20303人次,占全镇总人口的44.78%。现谈一下我校社会培训工作的几点实践:
一、投入多一点:加大学校建设力度,集聚提升各类教育培训的资源和平台
2013年我们已经或者即将投入基础建设的资金达到10多万。进行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场地建设,以环境建设促进教育培训的成效,对学校的安保设备、培训桌椅、办公设备等进行添置和改善,解决了各类教育培训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十分注重校外培训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和提升各类培训的资源和平台。
二、服务优一点:积极开展创新服务,取得社区教育的丰收
2012年,“南山书院”在横溪文体中心成立,是由镇文化站主办的公益性文化项目。我校积极配合“南山书院”,自2012年7月开讲以来,已走过一个多春秋,在一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南山书院”始终坚持以满足群众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让各个社会阶层的听众都享受公益文化服务,为提高大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创办至今,“南山书院”已成功开讲100余场,实现了“周周有讲座”,现场听众共计7000余人次,成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著名品牌。
“南山书院”以“搭交流平台,播人文精神,扬横溪特色,育文化新人,富精神生活,创文化强镇”为宗旨,为构建宜居、休闲、商贸名镇注入文化灵魂。荟萃众多盛名远播的专家名师,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解读最新政策和传播先进思想。贴近老百姓日常文化生活热点,突出讲座的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和对生活的指导性,各具特色的讲座内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听众的需求。
“南山书院”在确定讲座主题时,注重贴近生活,抓住听众关心的热点。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时,适时推出《女人如何让自己更美》讲座;国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现后,及时举办《如何正确认识禽流感》讲座;在文化遗产日期间,迅速推出《面塑》讲座、《剪纸》讲座和《内家拳》讲座;号召学习身边好人好事,推出《最美女儿方亚儿事迹》讲座;十八大召开后,及时推出《十八大党代表俞复玲宣讲十八大精神》等,使讲座出现了“场场爆满”的状况。
为了把形式丰富多样的讲座带给听众,“南山书院”把乐器、戏剧引入课堂,将讲座办成琵琶演奏会、甬剧赏析会;积极调动听众的学习热情,引入“桌面推演”的方式使讲座的氛围更加轻松活跃。同时,还将剪纸、戏曲等民间艺术带进讲堂。定期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地域文化”系列讲座、“身边的好人”系列讲座、健康系列讲座等。多样的讲课形式为听众增添了新鲜感,也让“南山书院”焕发出无限生机与魅力。
三、培训实一点:扎实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技能素质
在镇农办的指导下,通过年初走访村、企业,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合理的培训计划;召开各单位和村、社区的培训联络员会议布置工作任务;每次培训班的开班动员会上,鼓励学员珍惜机会,认真参加培训,同时我们注重教育培训的过程管理,一年来各类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花大力气邀请浙江理工学院教授、区农科所专家前来,开办水稻栽培、畜禽养殖等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农民600多人次,使他们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各类培训,推进了我镇多元化种植业的发展。在技能培训方面,充分发挥成人学校的自身功能,根据我镇实际和企业需求,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面、深入的开展,在年初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早作打算,根据我镇特色,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班6期,共培训学员300多人。
双证制培训方面,使学员们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感受到学习提高的需要,体验到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好处,今年参加成人双证制培训学员有120人,成校精心选择上课教师,认真做好学员的组织工作,狠抓学员上课到课率,部分学员因平时课时不到位最终被我校取消了考试资格。通过“双证制”教育培训,一方面提升了学员的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另一方面,提高了学校的社会认可度。
硕果累累的2013年已经过去,展望2014年工作,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向先进乡镇成校、先进社区教育中心学习,拓展工作思路,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更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镇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