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作 者:毛丽娜 (辽宁省沈阳市青松中学 110101)

      【摘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科学探究,已经逐渐转变成为现代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跟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探究式教学中的情景创设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潜能,并对探究式教学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 高中   物理教学   实施   探究式教学

   在高中物理新课标的教学大纲中,将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那些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探究过程,让他们能够深入详细的了解到科学探究的意义,锻炼他们运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的去学习跟接受教育知识。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其过程性以及体验性,鼓励大家要敢于质疑,在学习过程中要持有探究的精神。
       一、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比较侧重于表面形式,生搬硬套教学模式:受到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内容是否适合探究,其探究程度如何,整堂课中都离不开探究二字,似乎有了探究二字才能够体现出他们的教学模式是在顺应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作为主体,学生处在被动一方,属于授受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老师在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没有清晰的了解到授受教学模式跟探究式教学模式之间的区别,存在迷惑跟纠结,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实施探究式教学,导致了最后凡课必探究的现象。
        (2)探究过程大致相同,过分的依赖实验形式:关于探究式教学,很多老师都是通过依赖于实验的形式来体现出探究过程,认为没有实验的教学就不能算是探究教学。然而,并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高中生接触到的物理现象算是比较的丰富,思维也已经基本实现了逻辑思维方向的转变,培养以及锻炼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以及理性思维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基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可以展开其他的探究形式,比如说理论探究、对物理现象产生的假设推理或是辩论探究等教学模式。
        二、合理进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问题情景是物理知识产生的背景,同时也是发现和提出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学习情景。创设出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能够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激情。比如在教学电动势的内容,可以创设出这样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先测量出一节还未接通电路的干电池两端的电压,通过连接干电池、电键以及滑动变阻器,组成一个电路后再次测量出干电池两端的电压,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发现,干电池两端的电压会明显的受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变化的影响,断开电路,取出干电池,再次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经过多次的测量跟观察物理现象后,学生内心会产生出为何干电池接入电路后两端的电压会减小的疑问,老师这时就可以取出原电池的模型,大家一起研究内外电压跟电动势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带动了起来。
       (2)正确的启发学生,在恰当的时候向同学提问: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猜想,要说出这种猜想的理由,不能够胡思乱想,因为猜想并不是没有目的根据的胡乱猜测,要有依据的科学猜想。有些学生对于熟悉的内容比较容易猜想出来,有些不熟悉的就需要有老师的引导,这时老师的引导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在进行研究影响物体下落速度快慢的因素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棉花跟石头的下落以及纸团跟石头的下落情况,通过科学的猜想可以了解到物理下落速度的快慢是受到质量、体积以及空气的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研究的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了解到弹簧的劲度系数内容。
        (3)通过课外实践,发展他们的个性:课外实践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应用性以及灵活性、实践性,能够不断的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时机。比如说在学习光的反射与折射,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照相机原理,在照相过程中,想把人照大点怎么办?一半的凸透镜还能够研究它的成像规律吗?通过相应的操作跟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大家能够持久有着求知的欲望,也能够真正的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总结
       随着新课程的快速发展,我们要清楚认识到探究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让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机会,要让他们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探究过程是充满曲折和乐趣,要靠自己不断的深层次的去挖掘和寻找,锻炼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进行探究的同时,要不断的强化老师的指导作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其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拘于探究,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够变得灵活多变,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周勘.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01).
[2] 郭淑杰. 还学生以“活”的课堂——搞好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10).
[3] 彭旭玉. “教之必受”,夯实“双基”——浅析高中物理实效课堂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8).
[4] 谢婉彬. 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