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作 者:孟丽丽 (山东省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营街道中心幼儿园,山东 滨州 256623)

 摘   要:为了更好的让学龄儿童适应小学阶段的教育,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内容、教学方向、教学理念相较于以往都在做出调整和变化。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用游戏的方式塑造适龄儿童的生活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还有利于提升幼儿阶段的教学改革质量。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融合
前言
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重,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幼儿的身心成长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把幼儿善玩乐知的天性充分利用起来,发掘教学过程中游戏的趣味性,尊重孩子在求知过程中的独立性,让游戏为孩子的求知过程铺路奠基。本文基于当前幼儿教育的时代要求,分析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就游戏如何与教学有机融合提出了若干有效措施,供幼教同仁参考交流。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合理游戏环节贯穿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普遍处于较低层次,而学龄前教育需要孩子掌握的知识技能又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教授内容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主题突出,重点明确,详略得当。教什么样的孩子,讲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这是教师讲课需要明确的基本点,由此进一步关联游戏内容,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丰富多样,让游戏让基本知识、应知应会技能在幼儿脑海中加深印象。以“交通安全”为例,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用互动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其次对交通信号灯、车道标示、路牌、车辆进行讲述并且记忆,随后用有奖问答的方式抽查幼儿的回答准确率,最后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与幼儿共同在班级中演绎实际生活中交通事故存在的情形,如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幼儿独自一人乘坐前排座椅、不系安全带等行为。让幼儿从游戏中认知到,游戏犯规可以接受惩罚,但交通安全违法严重时要流血甚至有生命代价。
二、游戏内容与时俱进,提升教师互动能力
鉴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适龄儿童所接触的游戏内容都在不断更新和调整。以动画角色为例,从蓝猫淘气到虹猫蓝兔,再到小猪佩奇和熊大熊二,国产动画角色的不断更新背后更渗透着不同时代教育知识传播的更新。教师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调整,做好孩子的知心人,就要懂得幼儿追求的动漫人物、游戏人物是什么。所以教师要在课余扎扎实实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不抽出集中时间去了解动画角色,但务必要基于游戏内容提升师幼互动能力,把幼儿知道的角色和教师擅长的工作结合起来。比如,班级中的幼儿对赛尔号有很大的热情,教师可以自行编排人物和游戏脚本,让幼儿在参与中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通过师幼紧密配合,也让教师更好的走近幼儿、关爱幼儿、理解幼儿。教师的创新创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也大大得到提升和锻炼,从另一层面来讲,这也是倒逼教师队伍水平进步的一个有力手段。
三、尊重幼儿主体角色,开放游戏评价环节
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教师需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评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中后,在保证游戏过程顺利、幼儿不起冲突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如此一来,教师的基本工作就完成了一半,其余工作则是游戏结束的点评环节。这里仍旧以上文讲到的“交通安全”为例,课堂讲安全更要时时注意安全,有些幼儿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一旁的孩子有意无意间将正在站起来回答问题孩子的小椅子推开,导致问题回答完毕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出现这种情况后,幼儿不仅会因为“恶作剧”而陷入哄闹,教师也会因为突然间教学混乱局面手足无措。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顺势而为,化被动为主动,一方面安抚“受伤害”的幼儿,另一方面让“恶作剧”的幼儿亲自体验意外来临时的惊恐,最后在课堂点评中,既对“受伤幼儿”的勇敢和大度进行表扬,也对“恶作剧幼儿”及时诚恳认错进行认可,同时告诉更多的幼儿意外往往不可控,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不道德也不值得提倡,教会了幼儿换位思考。
四、课余勤于交流盘点,经验总结形成体系
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一方面是处于幼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教育行业的洗牌,让一些不专业、不敬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离开本行业,这既是对幼儿成长的负责,也是对幼儿教育行业的整体保护。教师的个人能力、特长优势应当在幼儿园中得到充分展示,以凸显幼儿园的精准定位,因此园区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进度、幼儿能力等诸多因素进行考量,制订一系列交流盘点工作,让好的经验成为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思路。比如,教师至少一年举办年中和年终两次教学经验交流会。年中交流会主要是对上半年师幼开展的室内户外活动进行综合盘点,围绕教学方向,评定幼儿的游戏过后表现,同时把一些经典的教学场景进行回顾和讲述,如有视频资料进行播放,教师可以借助经典视频回放,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教师交流自身哪些行为做的得当,是否存在改进空间。进一步对下半年工作做出规划,有不合适的内容及时进行调整。
结语
关注幼儿的成长就是要细心关注幼儿的身心成长需求,立足幼儿教育发展需要,制订符合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教学策略,用手段丰富的游戏让幼儿掌握生活的本领技巧,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为孩子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峥.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2021,18(1):287.
[2] 刘茂兰.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魅力中国,2020,(39):184.
[3] 张敬荣.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和融合[J].中国新通信,2020,22(8):165.
[4] 吴玮.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及融合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