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条件下对中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体能、审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德育、智育和体育三部分。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能够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反映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也可以当作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一种模式,并作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指挥棒,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我从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实施过程和重要意义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1.德育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了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班主任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规定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或规定,并对每一项制度或规定赋予一定的分值,做到细化、量化而便于操作。制度的制定要遵循积极引导、奖罚分明的原则,充分的体现制度的约束性和导向性。用科学的、合理的制度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人。
2.智育是反映学生文化课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更是高校选拔学生的主要依据和核心内容。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的指导和监督,制定科学的引导机制,有利于学生文化课成绩及的提高。在智育方面我结合本班的情况做了以下规定。
3.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强学生的体质。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在健全发达体魄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第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过程
1.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由班长任组长,各班干部和临时推选的两位同学为组员,要求每位班干部依据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本着对每个同学负责的态度,平时做好原始数据的记录和收集,并交于副班长保存,在综合测评时对自己负责的项目认真测算。
2.建立民主、公开、公正的监督机制.为了确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必须要由班主任和临时推选的两位同学对测评的原始数据和计分项目进行全面监督,以保证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数的计算和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分数来源于德育、智育、体育三者的总和,综合考评得分=德育得分×30%+智育得分×60%+体育得分×10%。
总之、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在下降,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提高学习文化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方位一体化的一种评价体系,合理的、健全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