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

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

作 者:秦宏琪 (安徽省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 230012)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以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标准更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比较难学。实验是学生探索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最基本手段。因此重视和加强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进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

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着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陈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效率低,学校和教师的还存在一定功利主义思想,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成绩,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素质教育挂在嘴上,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以中考为指挥棒,让学生忙于题海中。此外教师每天要忙于应付各种培训和检查,没有太多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学校对实验教学也并不十分重视。有的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给定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几乎没有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有的教师基础用多媒体动画把实验播放给学生,认为给学生准备实验费时费力、不好控制,所以不做实验。这样造成学生对学习物理没有兴趣,实验动手能力较差。从而磨灭了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活动中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2.教师能力有限
大部分物理教师由于能力所限,物理课堂实验缺乏创新,让学生按照规定好的操作进行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也是唯一的。因此物理实验发生的效力较小。也有些物理教师认为上物理实验课还不如把实验进行仔细讲解的效果好,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做课本上规定的、考试中要考的实验。而对中学教学来说,要想让学生成功的学习物理知识,就必须要进行实验教学,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进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知识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实验步骤回答相应的物理问题就可以,因此对于物理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并不重视,有的教师甚至把探究型的实验改成验证性的实验让学生来完成。有些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应付了事,并不重视学生实验的最后成果,因此严重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重视程度不足
在现在的物理实验中,学生普遍缺乏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并不浓厚。现在大部分教师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由于物理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少,因此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并不重视,这对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情境启发教学
初中的物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验,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实验的过程中应该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有能力运用启发式的手段,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学习漫反射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如电影院里为什么不同座位上的人都能够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利用平观镜、手电筒、白纸、双面胶等实验器材,给学生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回答。通过观察实验,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进而提高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物理是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初中的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应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代替实验器材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理解物理的相关知识。初中的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生活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物理知识的欲望。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把一个煮熟的鸡蛋剥壳放置于集气瓶上,口径的大小正好能够让鸡蛋掉不下去,然后把点燃的酒精棉花扔进瓶中,迅速用鸡蛋堵住瓶口,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就会发现鸡蛋落进瓶中,进而产生了疑问。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勇于表达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两组,不同的组分别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结束语
初中的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讨论,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最佳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物理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进而提高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廖兰兰. 初中物理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 林顺强. 初中声学结构化实验设计的实践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5
[3] 雷晓欢.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一章教学案例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