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单亲的孩子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使他们逐渐形成“行为上有过错”、“心理上有困惑”、“学习上没头绪”、“经济上有压力”特殊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的责任就是帮助这些学生张开翅膀,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飞翔。因此,我在班级内积极开展了“三感一激”教育(“三感”就是感恩教育、感动教育、荣誉感教育,一激就是对学生的激励教育)。
关键字:单亲教育;关爱;感恩教育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教育的主旨——教书育人是不会改变的,可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却会随社会需求发生改变,呈现阶段性的目标性的教育变革。为了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总体教育教学目标,就需要每一名班主任时刻了解社会动态,掌握班级内学生构成和每一名学生的心里动态,在将《中学生守则》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同时,分析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及时修正教育计划,勇于实践,寻找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将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人、成才。
2、教案分析
2016年9月新生入学时,我了解到班级内竟然有15名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占全班学生三分之一左右,这种状况是从来没有过的。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面对这些启蒙教育单薄的学生,我感到新的挑战来了。
由于这些孩子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使他们逐渐形成“行为上有过错”、“心理上有困惑”、“学习上没头绪”、“经济上有压力”特殊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的责任就是帮助这些学生张开翅膀,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飞翔。因此,我在班级内积极开展了“三感一激”教育(“三感”就是感恩教育、感动教育、荣誉感教育,一激就是对学生的激励教育)。
我带领学生们一起“品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开展“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女”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孩子们首先学会感恩父母。我精心设计了关于“你对父母的了解”,“父母对你的付出”“你对父母做的回报”等系列调查问卷,引导学生体会亲情,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期待,理解了父母的辛苦。父母也理解了孩子渴望亲情、渴望关爱的心,让他们从感恩父母开始,逐渐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离异家庭学生陈冠鹏叛逆、厌学、行为习惯恶劣,且心理追求和道德品质均存在严重问题。父母对他失望,很少过问他。他平时就跟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陈冠鹏因一次意外导致了脚踝骨折,这让当时焦急的我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他叛逆性格的“机会”。那天,我和一个学生一起送他去医院,搀扶他楼上楼下拍片检查,为他挂号、划价、取药等,忙活了一下午。待一切检查治疗完毕后,我们送他回了家。他年迈的奶奶看到我们,又焦虑又伤感的流泪说;“这孩子我可管不了,总跟我对着干,告诉什么他都不听,这回又得花多少钱啊”看着这样的情景,我一阵心酸,我安慰奶奶:“看病的钱不用您花,有保险能报销的,孩子尽快养好伤,平安就好”。我惊异的发现他的眼光不再有敌意了,而是充满了感激。记不清和他的父母通过多少次电话,记不得和他促膝长谈了多少回;记不得送给他多少本书;记不得为他遮挡了多少次风雨。在他十四岁生日那天,我刻意为他策划了《感恩父母?珍爱生活》的生日班会,因为在和他的多次谈话中,我发现他内心憎恨他的父母。班会上,我邀请他唱那首《母亲》的歌,同时教育全班学生要学会感恩生养自己的父母。班会临近结束时,全班同学一起切蛋糕,当我们去拉陈冠鹏的手给他递生日蛋糕的那一刻,从不流泪的他流泪了,哽咽着对我们说:“今天遇见老师和同学们,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今后我再也不惹老师生气了,不会再不写作业了。”他说完这些话后又深深给我鞠了一躬,“谢谢老师!”这句话让我的眼潮乎乎的,全班同学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最后我告诉同学们:只要心情是晴朗的,人生就没有雨天。让我们一起温暖心、分享爱!这是我从教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主题班会,因为它不仅感动了孩子们、感动了我,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同时,我发现针对一些不太理解父母亲人辛劳的学生,光耐心说教还是不行,我深入这些学生家里去家访,和他们的父母经常电话或者微信沟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让他们的父母亲人开心,同时,也及时在父亲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让学生们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或者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情。
3、结语
总之,在让单亲家庭学生走出人生雾霾的路上,关键还是要学生从思想上,真正去理解父母老师的辛劳,这样他们才会懂得感恩,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在践行新的《中学生守则》的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他们、关爱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让他们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初中生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 于颖泓,刘党桦,周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9(02)
[2]情感教育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J]. 刘淑娟. 中国成人教育. 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