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教会、勤练、常赛” 对提高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研究

基于“教会、勤练、常赛” 对提高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研究

作 者:彭亚辉 (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中学,广东 广州 510550)

 摘   要: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体育学科的教学地位不断提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体质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水准的提高。利用教会、勤练、常赛的方式组织初中体育教学,让每一个理论知识都在体育锻炼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才能让学习有利于成长,让锻炼有利于身心发展。积极探究教会、勤练、常赛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落实方法,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体育;健康;体质;锻炼;比赛
前言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利用体育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学科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学业目标与健康成长目标的双重达成,是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心愿。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真正做好体育教学设计,丰富体育运动实践,让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也是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教学设计,让“教会”落地
在教学准备阶段,体育教师一定要明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建立大目标与小目标,促进教学活动结构的合理化。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在岗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活动,让当代体育教师掌握更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将教育改革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家活动之中。教师还要成团成队进行教研,思考新课程改革理念如何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落实。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教学研究工作,让体育教师在集体智慧的引导下,成为先进思考的落实者。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科的系统化目标,综合学校内学生群体的普遍体育学习目标,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可实现性较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像在针对长跑运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先分析七、八、九三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八年级为例,八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拥有探究的欲望,但他们的体育锻炼意志不够坚定,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差,长跑考验耐力,也是较为枯燥的项目,很多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中途放弃现象。体育教师要结合八年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设置关于长跑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一,认知目标。通过课堂学习,了解长跑的技巧,了解长跑对个人身体发育的积极作用。其二,技能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个人长跑能力,促进下肢力量的增强以及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上的多元化练习,让初中学生了解体能分配的合理方式。其三,情感目标。利用长跑教学,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善于思考,在体育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体育任务,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荣誉感。只有教学目标足够科学,教师与学生才能在目标的引导下,高效教学与学习,达成“教会”效果。
二、丰富内容设置,让“勤练”落地
初中体育课程内容的有效设置,能够推动体育课堂中练习内容的丰富。系统化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并不是一件易事,不能在短期内完成。每一个学校都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体育教学情况,像学生的当前体质水平、学校的体育教育资源、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因素,构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课程内容,让学生真正从体育学习中获得乐趣,提升体质水平,才能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设计体育教育内容体系时,可以多多参考国际田联为青少年设计的体育运动内容,对于初中学生群体来讲,趣味化的体育运动项目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器材使用情况入手,以安全为基础,尽可能多地选择软性器材,组织种类齐全的体育项目内容,有利于初中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学习。像在针对短跑这一主题项目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可以将指定距离短跑、计时短跑、跨障碍短跑、多任务短跑等作为内容分支,使短跑这一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魅力。又如在立定跳远项目教学中,一般来讲,教师会引导学生站在固定的位置,通过双脚跳跃的方式完成跳远。立定跳远项目能够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度与速度,对其神经系统发展和心血管功能提升有益。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入手,关注腿部下肢力量的发展。更要关注初中学生的生理负荷水准与心理负荷水准,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下限与上限。立定跳远内容,要具备安全性与趣味性,才能使学生快乐参与。像在课堂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跳绳的方式组织学生热身,让学生先跳起来,教师通过这一环节,对跑道与沙坑的安全性加以确定。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预摆起跳、腾空展体、收腹抬腿与落地缓冲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立定跳远的步骤和过程,关注学生动作的规范性。
三、灵活比赛形式,让“常赛”落地
比拼,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促进学生天性的开发。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玩中锻炼,在锻炼中获得轻松心情,在锻炼中形成全面人格。比赛,是促进学生检验体育学习成果的方式,也是让学生明确个人体育学习目标,磨炼个人意志的方法。
像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男生篮球赛与女生篮球赛的组织,在尊重学生性别、身体条件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公平合理的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的比赛热情,提升学生成就感。定期开展比赛,将此类比赛纳入到运动会项目,促进比赛常规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校园中设置体育学科,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就是要丰富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校园学习中获取使自己受益终生的体育锻炼方式。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准备,在体育学科内容上进行拓展,灵活学生的体育比赛参与形式,让初中学生成为体育活动中的主人,才能促进体育学科教育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万征."教会、勤练、常赛"的内在逻辑[J].体育师友,2021,44(5):50-51,70.
[2]翟建东."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新模式[J].新课程,2021(3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