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神兽出“笼”:教学方式 变身大作战,释放学生内心奇思妙想

神兽出“笼”:教学方式 变身大作战,释放学生内心奇思妙想

作 者:杜柳萱 (宁海县金阳小学, 浙江 宁海 315600)

 在我刚入职的一个月里,接触了分配到的七个班级,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的课件将知识一点一点讲授给同学们,发现美术日常课堂中存在很大的问题。除了本身就喜欢绘画的学生,他们有对美术的喜爱支持着他们学习下整堂课,而大部分学生认为美术课是一堂副课并没有像主课一样那么重要,可以偷偷地聊天开小差走神等等。总体的学习效率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不好,在两周后就有出现学生对于上美术课失去了热情的现象,对于这种状况,我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对应年纪平时所接触到的生活娱乐方式等等做了初步了解,调整了我的教学方式再次走进了课堂。

一、走进学生,“成为”学生,教学方式变身大作战
(一)、变身1.0:投其所“好”,提高兴趣
我在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中发现,学生有出现聊天开小差偷看课外书等等小情况,在课堂上制止后,我课后反思,最后认为是传统的讲授法过于单一枯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出现了这些状况,因此第一步则是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教材知识是固定的,但教师教学是灵活机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一是因为上课方式单一枯燥,二是对课堂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呢?课后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我去做了初步询问了解,对学生们平时的喜欢的运动方式,动画形象,电影类型等等做了大概的了解,我决定将学生们生活中喜欢的东西带到课堂当中。
课例:美术湘教版教材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台灯造型设计》中,这堂课我们需要教授学生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学会设计、手绘台灯,在让教授学生了解台灯结构以及如何绘画设计图后,为了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我拿出了身边的例子,来源是我的大学导师的朋友圈,一次偶然的发现他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新台灯,正是漫威的蜘蛛侠台灯,有趣的造型别样的设计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在我初步介绍后,往日里开小差聊天的学生都瞪大了双眼等着我放出台灯的照片,等我放出蜘蛛侠台灯的照片后,学生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发出了各种欢呼声。在学生的兴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点时,我“趁热打铁”地告诉他们,除了蜘蛛侠台灯,还有美队的台灯,顺势提问学生美国队长的台灯应该的怎样的造型,因为有蜘蛛侠台灯在前,同学们很快就回答出了美国队长的台灯造型,我再次放出美国队长的台灯照片,提问学生钢铁侠台灯的造型又是如何?
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提升,面对他们所喜爱的电影角色形象,快速的分析出了台灯应有的造型。
有了学生们喜欢的电影角色加持,这堂设计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后的设计示例学生们也不觉得枯燥,纷纷看的很是起劲,课后交上的作业也一改前往的样子,学生们的设计灵感纷纷喷涌而出,作业更是精彩纷呈。这堂课的成功“变身”给我尝到了巨大的甜头,坚定了我继续“变身”的决心。
(二)、变身2.0:顺应天性,释放“野性”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发布的著作《爱弥儿》中写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天性得到自由发展、处于自然状态的人”,卢梭认为自然人是不受传统约束的,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将自己的感情放在第一位,他们有主见,有思想,遵从自己的本心。
批改课堂作业时发现,学生的作业总是会效仿课件上出示的范例或是我做的范例,导致课后作业交上来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样子,因此我就这个问题向校内美术教研组请教,是否应该给学生做范例?在跟教研组深刻讨论后,得出做范例对于学生开拓想象力并没有实际帮助后,我决定取消示范环节,转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绘画创作。
 
课例:湘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课《三原色与三间色》,这堂课需要学生认识三原色、三间色并进行彩绘设计练习。学生们对于三原色三间色的认识实际上在日常绘画中已经在接触这些颜色,但是对于彩绘设计学生们很是陌生,甚至有些畏手畏脚不敢下笔。
为了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没有示范,而是让学生们先是准备一张草稿纸,进行一次连环选项,我说出题目,他们写下他们心里的答案,我先是问他们,现在心里想一样物体,这个物体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很多学生都愣住了,但是面对这种全新的提问方式感到非常有意思,纷纷写下不同的答案,我抓紧提第二个问题,这个物体大还是小?是由什么组成的?在我提了三个问题后,我就停止了提问,学生对于我的停止感到很疑惑,这个时候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写出的答案联想一下,能够想到什么,再把联想到的这样物体写在边上。
此时学生们写出的答案和往常交上的作业完全不一样,各类物体五花八门。这个时候我再次引导学生,在自己写好的物体下面写上日常生活中这个物体是什么颜色,这次同学们快速写好了答案,而后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彩笔中自己写的那种颜色拿掉,接下来才是这堂课正式的开始。
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天马行空的阶段,但是过多的框架导致学生们都会潜意识里觉得老师示范的才是正确的,自己所想的并不是正确的,而美术学科是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这些举动正是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示范的情况下,不知道究竟画什么,从名词联想先入为主先一步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我让学生们利用剩下的三原色三间色去大胆绘画他们写下的物体,因为已经被拿掉了物体本来的颜色,面对剩余的“奇怪”颜色,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去创作。而在他们绘画的过程中,我不断的鼓励激励他们,他们渐渐的相信自己,下笔更加轻松大胆,心里的想法也逐渐显露出来。
学生们在初次尝试按自己的想法画作业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将所有同学都特意表扬一遍,让他们意识到并不是按照老师的想法画作业才是唯一正确的,并向他们表示有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要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把自己的“野性”表达出来。这堂课之后的作业质量直线提高,学生们对于表现自己的想法都非常的积极,变身计划2.0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变身3.0:奖励游戏,大放异彩
在变身计划两次实施后,学生上课反应以及作业效果比起刚接触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想象力长期高度出现造成倦怠的情况,我设立了平时作业的奖励机制以及期末的美术游戏环节。
为了激励学生,我准备了以下的奖励机制:平时作业评分按优、良、好打分,三个优评分可以换取一个“奖”的奖章,直到期末,奖获得最多的人可以参与最后的礼品盲盒抽奖。
而美术游戏则是针对平时学生作业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的小训练,如学生平时作业经常会出现画错而不知怎么办的情况,为了锻炼学生应变能力,我出了一个接力绘画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各一块儿干净的黑板接力作画,老师会先在黑板上画上不规则的图形,小组通过接力的方式将这块儿有不规则图形的黑板画成一副画。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本身对于游戏娱乐就比较感兴趣,借助游戏娱乐的形式给美术学科增加趣味性,学生们上课做作业就像在打游戏闯关一般,在期末奖励和游戏的加成下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脑海里的奇思妙想也是越来越多,优秀的作业更是层出不穷。
二、以纸为路,以笔为马,释放学生内心奇思妙想
“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这么说过,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之前不如让学生们先建立起兴趣,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
在建立兴趣之后,坚持就是最好的见证,通过学生不断的学习作业课堂表现积累,他们内心的奇思妙想总能发扬出来,跃然纸上,而非被规矩框在内心里,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趣的个体,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只有别样灵魂的“神兽”,愿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作者简介:
杜柳萱,女(1996-),浙江宁海人,浙江省宁海县金阳小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级教师,大学本科,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