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财务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办学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的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执行的是学校会计制度,自2019年初起,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始执行,而政府会计制度与学校会计制度产生了明显的区分,新旧制度之间的差异较大。为了更好的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提升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要进一步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对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洞悉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形成新的管理工作体系,推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革。因此,文章从实际出发,探讨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对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影响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导致社会环境随之发生改变,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新政府会计制度就是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变革背景下形成的,会计制度与工作方式均发生了变化,它的实行符合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为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创新工作模式的机遇。中职学校相关的会计人员要深入学习新政府会计内容,了解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细则变化,将其渗透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助力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新会计制度实行对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重构了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要求在开展核算工作时,要使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其中,“适度分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双功能”,参照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要素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在预算收入、支出、结余基础上实现预算会计制度核算,以此来提现核算系统中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其次是“双基础”,财务会计与计算会计的基础不同,要求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预算会计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实施相关的预算。最后是“双报告”,在以上工作基础上会形成两份报告,分别为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相互衔接”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针对的是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要实施“平行记账”,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第二,财务报表与预算会计报表存在的勾稽关系,这些均会对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产生影响。
(二)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双核算”模式下,财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确保了财务报表与报告的准确度。对于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财务报告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能够为中职学校的相关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会直接影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通过系统的分析笔者发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对中职学习学校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目标与内容上。其中管理目标以反映学校真实的财务情况为主,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以财务会计工作为基础,对学校的财务情况进行详细的核算、预算,以便详细的反映出学校真实的财务状况。管理内容日益完善,从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方面实施财务核算,进一步保障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度。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为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
对于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推动了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变革,会对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能够提升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核算管理的效度。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后,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纷纷做出了调整,不管是从会计制度上,还是从工作形式与工作内容上,都会适时引入新政府会计制度,用于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要求。在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工作人员也会深入的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认证整理财务信息,不再以以往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为主,进行单独的账面制作。而是通过“双核算”,增强财务账面的透明度与清晰度,从而有效确保核算管理的有效性。其次,有效控制教育发展成本。与旧的会计制度相比,新政府会计制度不再承认原有制度中的“虚提”与“虚摊”,会将学校教育发展中产生的一切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的收集、整理、核算与管理,避免存在“虚提”与“虚摊”现象,可有效提升中职学校经营成本管理的时效性。由于旧的会计制度下,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重点集中在财务成本支出方面,对收入管理不够细致,使得相关学术研究取得的财务成果被完全忽略。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中职学校教育发展中产生的每项收入与支出,财务管理工作均会通过成本核算,进行核对与记录,从而实现教育发展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新会计制度下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策略
(一)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中职学校要想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因此,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行,要以创新财务管理工作形式与模式为前提,形成新型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发展,为中职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3]。需要注意到的是,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从改变旧的会计制度出发,优化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为了使新政府会计制度“双核算”模式的有效实施,要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管理,线上管理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特征,能够对整合的财务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并将处理好的财务信息储存在大数据库中,中职学校财务状况的保密度会有所增强。
(二)组建专业能力强的财务管理工作团队
工作人员是财务工作的实施的主体,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着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背景下,中职院校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依靠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避免学校资金资源浪费,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可靠的前提条件[4]。因此,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团队势在必行,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从人才的招聘出发,拉高人才招聘的门槛,综合考察应聘人才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同时对应聘人才的信息化素养也要明确要求,以便推动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做好入职培训,帮助新人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内容,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现。最后,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和考核,渗透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带领其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具体变化,确保财务管理团队整体的综合素质,使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财务信息数据更具真实性与准确性。
(三)完善中职学校财务相关制度
财务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和单位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具有较强的机密性,是影响企业、单位发展的直接因素。相较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对简单,但是也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相关制度,以便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从两方面出发,进行制度的优化和完善。第一,创新财务管理制度模式。考虑到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职学校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所以在新政府制度的实施下,中职学校可以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下,分析存在的弊端,将新政府会计制度渗透到学校大的财务管理中,形成创新型的管理模式,既能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又可以强化财务管理制度模式的实效性。第二,做好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统一管理。以往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忽视了学校中的无形资产,导致教育资源浪费,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无法提升,所以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中职学校针对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要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增强财务信息往来的透明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为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于大部分中职学校来说,既是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改革挑战。因此,中职学校要立足于实际,明确新会计制度实行的具体要求,对比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别,探索创新财务管理制度的切入点。通过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排除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因素,探寻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为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长平.新财务会计制度对中职院校会计管理的影响研究[J].国际公关,2020(03):186.
[2]闫亚静.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中职院校教育成本控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1.
[3]曹倩.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2):97-98.
[4]林妮.新财务会计制度对中职院校会计管理的影响研究[J].商讯,2020(22):20-21.
[5]党永红.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纳税,2018,12(3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