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互动,师生互动是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在《课程标准》提倡“动态课堂”、“还课堂给学生”、“留精彩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重视师生互动,本文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必要性进行初步探讨,继而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师生互动的具体形式,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教学
1、小学语文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激起学生的学习思维。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可以对语文内容进行详尽地分析,通过示范和模仿让学生弄清关键的概念和要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减少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1.2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
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适当的表演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的关系交流,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在课后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与小学生可以成为朋友,拉近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搞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有自己提问或者是有学生提问的方式,由师生一起去探究解决的问题得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拉起纽带,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方法
2.1角色互动法
小学语文课堂,本就是一个“教”与“学”的动态过程。唯有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真正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角色互动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编排相应的课本剧,邀请学生参与自己所编排的课本剧演出。在学生排练的过程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编排这一课本剧的真实想法,进而以自己的热情带出学生对教材学习的兴趣。
讲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时,我们就可以将其编排成一个课本剧,准备几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的图片,然后邀请一个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其他学生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该学生介绍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提问,小导游无法准确解答,我们再进行相应的提示,进而引导小导游进行准确回答。
角色互动法,与情境教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与情境教学法相比,教师的参与度更高,与学生的互动更为频繁,因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2.2讨论互动法
讨论互动法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分小组讨论,一种是辩论式讨论。分小组讨论是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板块再分给各个小组进行学习讨论,这种方式既可缩短教学时间,还可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白雪公主》这一课时,将课堂分为四个板块,一个板块是白雪公主,另一个板块是巫婆,一个板块是王子,另一个板块是七个小矮人,将这四个板块分别划分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分析四个人物的特点以及对这四个人物的感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自我思考的锻炼,而且还能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辩论式这一互动教学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互动教学方法,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则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积极发展,同时还可能有相反的效果。
2.3竞争互动法
而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一定的竞争,也是给学生传递了一种心理暗示: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愿意与学生一同学习。在这一心理暗示之下,学生的学习将会变得更加积极,进而能够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讲解《可贵的沉默》这篇文章时,我们就可以以课本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仿照课本内容,撰写一篇以“沉默”为主题的文章。在学生进行文章的撰写之前,我们需要告诉学生:在学生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也在撰写这篇文章,最后我会将自己的文章与他们的文章进行对比。当学生听到老师将会和他们一起撰写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写作效率大大提升。
2.4幽默的语言互动法
语言是和学生沟通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幽默的语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强化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以退为进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急着进行正面批评,在好像不以为意的同时,通过启发诱导给他自省的机会,让同学自己认清错误。一次上语文课,一位同学在教室里轻轻哼唱起来,老师不由得顿了下来,亲切地说:“大家都喜欢流行歌曲,今天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叫‘歌曲接龙’,每个同学都来一句,每一句都不一样,现在就请同学们想想。”在比赛过程中,这位同学注意力一直很集中,轮到他时,他很有激情地来了一句。在比赛进行了一轮过后,老师及时地表扬了那位同学的机警、专心。此后,这位同学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离神。而这妥帖自然,不事雕琢的三言两语,既风趣幽默,还起到了委婉含蓄的批评效果,令学生折服。
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本就应该是师生互动的一种体现,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要充分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