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十分基础和重要的学科,学好语文对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的架构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就必须要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分析核心素养体系的架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在这一工作环节中,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与此同时,应当做好理论联系实践工作,不但要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要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态,必须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两种语言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并没有发育完全,因此他们比较喜欢用口头语言来进行交流,教师应当培养他们的书面语言运用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体系架构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通过学习语言知识,学生们的思维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与提升。教师应当努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等,从而让学生做到全面提升。其中思维能力是学生最为关键的能力,只有具备科学的思维,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信息工作,通过良好的思维,学生才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与外界进行互动。因此,教师应当充分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习水平,并且立足于学生们的实际状况来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指导。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注重因材施教,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因此,应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欣赏美,发现美,这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语文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帮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力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美育这项工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习语文教材中的美,而且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应当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可以开展诗词大会,让学生们鉴赏诗词,并且朗诵自己喜欢的诗词,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找到文本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发现语言的奇妙之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逐渐培养学生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二、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途径
教师必须要把语文核心素养融入到语文教学目标中,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应当科学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时刻的跟踪,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指导下一步的教学。教师需要格外关注学生对于环境事物的主观能动性反应,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体验语文教材课文中的思想和感情。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了解文章背后所隐藏的深意和价值观,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切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都应当进行尝试,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基本能力,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够进行高阶的语文练习,必须要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项工作环节,让学生得到提升。最后,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探索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深入发掘问题,并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情感和思维也能够得到培养,从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三、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一些事物建立起了兴趣,才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也是如此,只有使学生建立起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教学开展的方式,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遵循生本教学理念,把学生放置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自己引路人的作用,当学生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时,教师应当及时为他们指点迷津,并且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鸟的天堂,你心目中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抱着一种疑问的态度去阅读文章,从而发现作者对于鸟的天堂的描述,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语文课堂的开展形式,打造高效率的课堂,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敏玲.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上),2017,(07):23.
[2]吴珍梅.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课教学探索[J]. 吉林教育,2017,(21):40-41.
[3]张亚锋.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 科普童话,2017,(15):12.
[4]姚克芝.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学苑教育,2017,(07):35.
[5]时琪.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 新课程(小学),201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