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

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 者:朱富国 (广西桂林永福县实验中学 541809)

摘   要:动态生成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随着近几年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其课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新课改以来,其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涌入,动态生成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中明确地指出教师只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虑以及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各方面成长,考虑到师生组成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育的生成特征。对此本文将探讨以及分析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实践,并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对教学进行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教学实践;多元化思维;生成动态

0、前言
如今教育的改革使得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初中教学上要灵活的使用动态生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动态生成教学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特定的生态环境进行自主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得整个课程达成一个共享的氛围。动态生成方式主要注重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多元化历史思维碰撞产生出新的火花。
1、动态生成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含义以及特征
1.1动态生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含义
动态生成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根据课堂的生态环境进而与师生之间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的组织适合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1]。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参与到课堂的环境中来,使得整个课堂达到共享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让一个沉闷的课堂成为一个具有生动活力的课堂。
1.2动态生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特征
动态生成具有五个特征,其分别为生成性、真实性、复杂性、开放性以及隐蔽性。生成性主要的表现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共同达成,其内容的表现为学科知识以及技能等的生成[2]。所谓的真实性是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为指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复杂性是随着课堂的主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其生成的信息更加的复杂以及丰富了。开放性则是指课堂能够接纳各类知识以及丰富的信息,从而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而隐蔽性则是指在生成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是隐蔽的,很多都无法用客观的尺度进行衡量。
2、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性课堂中存在的原因
2.1刚性预设制约着课堂的发展
近几年课程的改革发生了变化,由原先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转化成学生为课堂主体。课堂也从往日沉闷且单调的课程逐渐地恢复热闹。教师为了探讨新的学习方式绞尽脑汁,展开了多种历史教学活动,一时间缺乏历史感的小品以及辩论赛等泛滥成灾,多媒体的滥用也成为当今课堂的主要现象[3]。这样的执行刚性的预设使得课堂没有顺利的开展下去,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2.2认识不足是初中历史课堂失控的重要因素
教材一直是我国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对此许多教师往往都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认为课堂教学资源是教科书以及习题册等。一部分的教师甚至将历史教科书理解为课堂的教学资源全部,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这样就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创造性教学,甚至会在课堂中往往以敷衍的态度进行教学,使得整个历史教学没有得到真正饿的实践。
3、优化动态生成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索
3.1建立多元化练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它包含了从古至今的历史人物以及各种重大事件,对此教师要着重的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由于历史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教师需要在历史知识动态生成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独立思考问题,尽量扩展思维,多角度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例如教师讲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内容时,可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建党伟业》的电影,让学生在观看电影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李大钊以及毛泽东咋这段历史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如何推动历史进程的。采用多媒体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共鸣,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背景。
3.2建立互动式师生交流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动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发言,激发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自主的参与到活动的讨论中来,能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从而与教师的思想碰撞产生火花。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纵向以及横向发展,在实践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会话的方式逐渐的扩散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能动性。例如教师在学习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可向学生进行提问:从学生的周围中进行观察,以校园网为例,指出互联网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互联网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同学们是否认为克隆技术能否受到限制?应不应该克隆人?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由于互联网是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对此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教师在高潮时可向学生抛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认识网络以及使用互联网?通过这样的方式开阔学生的思维,呈现了动态生成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课堂动态生成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建立多元化联系方式,从而使得历史课堂具有一定的生动性。

参考文献
[1]崔伟.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学苑教育,2015,8(13). 78-79.
[2]朱煜.教师的“过程”目标哪去了——关于历史课“教”的“过程”目标 [J].历史教学问题,2010,7(03):90-91.
[3]刘琼敏,李惠军.另一种课程资源:历史教学的交互合作[J].中学历史 教学参考,2013,9(0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