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影《敦刻尔克》讲述了二战中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本文从二战前各方势力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英法为什么会纵容德国法西斯的不断侵略,并分析了英法执行绥靖政策从而导致的结果,从中提炼出今天我们面临复杂局势该如何镜鉴那段二战历史。
关键词:二战;敦刻尔克大撤退;绥靖政策;法西斯主义
诺兰执导的二战电影《敦刻尔克》今年下半年在全球上映以来,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与票房。电影讲述了二战中一次真实的军事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全面爆发的第二年,1940年5月,来自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和法国的40万盟军士兵被德国军队困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电影场面气势宏博,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最终营救行动取得了成功,该事件是整个二战重要的战役,为盟军保存了大量的抵抗力量,为二战最后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敦刻尔克行动虽然取得了成功,但纵观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得不说,这是英法对德国法西斯一直推行的绥靖政策的所结下来的一个恶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真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对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国家来说,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战前夕,世界为七大强国主导,分别为美苏英法德意日,而这些国家又分为三大势力,以美英法为一方的传统民主势力,以德日意为一方的新兴法西斯势力,以苏联为一方的社会主义势力。
上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并引发了多国的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不同的国家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德国走向法西斯化,并疯狂扩军备战,很快,战火在欧洲大陆上四处燃起。面对法西斯德国的猖狂,以英法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实力强于德国,却一味姑息纵容。1938年9月,英德意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的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与的情况下,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而德国在吞并周边一系列国家之后,实力大增,调转枪头,将目标对向英法,并很快占领了法国,于是发生了“敦刻尔克”这一幕。
那么,英法为什么要执行绥靖政策呢?
先来看英国。英国选择对德绥靖政策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绝对实力的下降。一战后,英国虽然依然是世界的一大霸主,但其工业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所占比重严重下降。实力的衰退,也导致军费不足,军事实力受到严重影响。二战全面爆发时,德国陆军与空军无论是装备数量还是兵员人数都远远超过英国。但英国在海军方面依然占有优势。德国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战前不能具备一定规模的海军。国力衰落、战备松弛也使得英国在外交中“直不起腰”,希望能够避免战争。
其次,是其大陆均势政策希望将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英国是个岛国,几百年来,指导其对欧洲大陆的政策就是让欧洲大陆主要强国相互限制,西班牙强大的时候,英国以西班牙为对手,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威胁英国的时候,英国以荷兰为对手,当拿破仑时代法国强大的时候,英国则组织反法联盟,沙皇俄国强大的时候,英国又和法国一起压制俄国。而当德国占领整个西欧之后,德国的力量比苏联更强大,英国就需要帮助苏联来维持这种平衡。当二战临近结束,欧洲大陆变成了俄国最强大的时候,英国则拉美国一起对付苏联,形成冷战。
二战前夕,德国和俄国都很强大,惟独法国弱势,所以英国需要帮助法国。并希望布尔什维克可以和纳粹打起来,而其坐收渔翁之利,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英国对德百般忍让,姑息纵容。
那么,法国为什么同样选择绥靖政策,以至尝到亡国恶果呢?
法国与德国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可以说是世仇。之所以选择绥靖政策,也是实力下降的结果。一战之后,法国作为战胜国从德国手里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工业区。但是在战争中法军伤亡上百万,长达四年的消耗战,不仅使法国人力物力损失惨重,而且债台高筑。战争创伤未愈,就发生了经济危机后,导致法国工农业生产能力严重倒退,内部虚弱导致其不敢轻易与德国较量。
一战的另外一个后果是法国国内反战主义盛行,民众向往和平、厌恶战争也是绥靖主义的温床。法国贪图一时安逸,当德国的战火并没有直接烧到法国的家门口,无论是在面对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还是侵吞奥地利,甚至妄图侵占法国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上,都没有很强烈的反应,只求不要引火烧身,只是希望牺牲小国的利益来满足的德国的狼子野心。
当然,和英国一样,法国也希望将“祸水东引”,祈求德国一路向东,与苏联斗得两败俱伤。而德国为了麻痹英法,表现出强烈的反社会主义的态度,以安其心。结果换来的是德国与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开始向法国进攻并很快占领法国。这正验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再次面临陷入危机的风险,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陷入混乱,少数国家不断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挑战全球安全底线,当年英法对德国绥靖政策自尝恶果的先例放在今天依然能令人警醒。对于我们来说,富国、强兵是保障自身安全的条件,只有综合实力强大,才能直起腰杆维护世界的和平。
参考文献
[1]齐世荣.《绥靖政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许海山.《欧洲历史》[M].北京: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06
[3]王艳萍.浅谈英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J].《史志学刊》,2011,(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