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用类文本包括书信、新闻、通知等各种类型的文本,与生活息息相关。本文简要概述了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的意义,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改进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教学现状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教学
实用类文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其不仅侧重考察知识技巧更注重其在生活的应用。实用类文本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文本类型,高中语文教育在实用类文本这一板块设置了较多的考察比例,但是由于实际教学情况的多边形和学生基础的差异,实用类文本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高考中实用类文本答题成绩普遍不高。新课标的实施更提高了对学生实用类文本学习效果的要求,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亟待改善,只有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彻底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实用类文本的教学意义
新课标下实用类文本的种类繁多,包括报告、演讲稿、书信、新闻、通知、启示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的文本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常用。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实用类文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能力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
语言是社会生存的基础,高中语文不仅是服务于学生高考,更是为其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而服务的。实用类文本正契合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既能满足学生考试需要,又能使其掌握生活技能。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生活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实用类文本教学往往能达到训练学生实用性思维的目的。实用类文本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实际生活中应时应势的基本技能,提高个人的使用技能水平,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类文本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训练学生的文本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新课标实施以来,实用类文本在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数比重中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教学现状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实用类文本这一部分的失分较多,从而导致学生语文成绩提升空间有限。
1.教学内容局限性强
对于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毕业生来说,基本的通知、假条写作成为其工作的最突出短板,这主要是由于之前的教育经历中相关训练较少。大学阶段主要需要学生自学,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学习专业知识,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用类文本式训练学生掌握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写作技能的最重要时期。然而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往往会出现实用类文本教学内容狭窄混乱的情况。教师根据课时安排和教纲要求选择性的对学生加以训练,导致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地掌握情况片面无序。
首先,新课标教材对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安排不多、阐述不具体,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在教学是忽视实用类文本的重要性,学生的掌握程度自然大打折扣;其次,教材对实用类文本的文本定位不够明确,目前的语文教材内容大多以人文性和文学性的文章为主,使得应用类文本的定位在文学类和人文类之间受到影响,从而失去实用类文本的教学目的;最后,教材对实用类文本的选编范围太局限,不能涵盖全部常用文本的类型,这导致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学习不够全面,无法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不重视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与写作训练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近二十年,但是当前阶段的高中教育现状仍然无法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以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为目的,学生以取得高分为目的。例如,教师通过分析试卷题型分值分布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学习计划,旨在擅长的部分进行专项练习,对于耗费时间长且成效不易显现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写作部分,教师则会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直接放弃,只拿基础分即可。这种做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实用类文本的积极性。当然,由于实用类文本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学生成绩提高的空间逐渐变小,这也是国内高考语文突出高分罕见的原因之一。另外,教师在进行应用文写作阅读教学时也会根据真题答案的采分点等教授学生“得分技巧”,只针对得分点进行着重训练。并且教师往往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实用类文本的答题模式,要求学生牢记答题“套路”,一切只为得分。这极大程度偏离了实用类文本的教学目的。
3.检测题目教条化
针对实用类文本的教学成果检测题型不够丰富也是实用类文本教学的一大障碍。教师们的日常训练安排是完全依据对高考形式的预测,因此高考真题是学生进行实用类文本训练的最佳题库。然而,高考命题在实用类文本这一部分并不完善,所考察的实用类文本类型只是集中在几种类型上。或者是有规律可循,前几年连续考察几次书信,然后在连续考察几年通知。这导致广大教育学者根据自己的资源和经验纷纷预测高考实用类文本的考察类型,并让学生加强训练。而且,考察的题目类型也大同小异,导致教师不仅能根据出题趋势预测出题目类型,还能根据答案总结出答题模板。有了这些“稀有资源”,学生可以完全按照教师的指导获得高分,但是技能水平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三、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改善措施
1.丰富教学内容
要解决实用类文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首先要在教材中对实用类文本的性质加以明确阐释,便出现不同教师对模糊说明有不同理解的情况出现。只有以明确的文字形式具体界定和说明了实用类文本的地位和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有清晰统一的认识。
需要丰富教材中的实用类文本内容,加大对实用类文本内容的编排比重,在教材内容上体现实用类文本的重要性。对实用类文本类型的选择应涵盖所有常用文本类型,并将其均匀分布在高中六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拒不深入的掌握实用类文本的相关知识。
2.加强对实用类类文本的阅读与写作训练
提高学生的实用类文本学习质量,首先就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明确实用类文本地学习目标不仅是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是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学习目标。教师也不再根据经验和资源进行考题预测和模板总结,真正以提高学生实际技能水平为出发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甄选相关课外读物,加强学生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经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可以向简单实用类文本写作靠近,只要经过系统的训练,篇幅短小的实用类文本写作无需占用太多的课后时间,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可丰富其课后作业的形式。
3.采用灵活多变的检测题型
高考的语文试卷命题组应该着手改变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写作考查的题目类型,以引导者的角色逐步督促教师和学生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无论是高考题目还是日常训练和检测题目都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形式或者迎合某些社会热点,从考查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查形式,丰富题目类型。对于答案设定也不应死板教条,开放型题目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只要是正确合理的答案都应得到肯定。
四、结语
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是我们生活中最实用的技能,也是当代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教育学者改变教育理念是提升实用类文本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让学生全面掌握实用类文本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过程,高中语文教育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宋小卉. 层递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才智,2017,(16):16. [2017-09-09].
[2] 张宇. 漫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J]. 中国培训,2017,(02):126+129. [2017-09-09]. DOI:10.14149/j.cnki.ct.2017.02.096
[3] 王玉梅. 小学作文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198. [2017-09-09]. DOI:10.16071/j.cnki.cn51-1650/g4.2016.11.178
[4] 陈娟.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 写作(上旬刊),2015,(04):54-56. [2017-09-09].
[5]叶宗容.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3):292. [2017-09-09].